其他目录导航
七年级 |
人教版(上) 人教版(下) 沪教版(上) 沪教版(下)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冀教版(上) 冀教版(下) 鲁教版(上) 鲁教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鲁教版(五四制)(上) 鲁教版(五四制)(下) 湘教版(上) 湘教版(下) 新人教版(上) 新人教版(下) 粤沪版(上) 粤沪版(下) 川教版(上) 川教版(下) 岳麓版(上) 岳麓版(下) 中华书局版(上) 中华书局版(下)
八年级 |
人教版(上) 人教版(下) 沪教版(上) 沪教版(下)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冀教版(上) 冀教版(下) 鲁教版(上) 鲁教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鲁教版(五四制)(上) 鲁教版(五四制)(下) 湘教版(上) 湘教版(下) 新人教版(上) 新人教版(下) 粤沪版(上) 粤沪版(下) 川教版(上) 川教版(下) 岳麓版(上) 岳麓版(下) 中华书局版(上) 中华书局版(下)
九年级 |
人教版(上) 人教版(下) 沪教版(上) 沪教版(下)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冀教版(上) 冀教版(下) 鲁教版(上) 鲁教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鲁教版(五四制)(上) 鲁教版(五四制)(下) 湘教版(上) 湘教版(下) 新人教版(上) 新人教版(下) 粤沪版(上) 粤沪版(下) 川教版(上) 川教版(下) 岳麓版(上) 岳麓版(下) 中华书局版(上) 中华书局版(下) 人教版(全册)
必修一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二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三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 |
鲁教版(五四制)(上) 鲁教版(五四制)(下)
高一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二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三 |
人教普通版(全一册)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选修1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2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3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4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5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6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编号: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教案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上海
所属阶段:
年级:
学科: 历史
资料版本:
章:
节:
专题/考点:
作文类别: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
分类: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3 19:37:08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4  工业化的起步

 

一、P.18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基本任务——我国的工业化的起步

1、基本任务: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过渡。

2、主要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中国第一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公路。

二、P.20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   三大改造1953——1956

 

1、★★P.24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6

1956年,国家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等方式(其中赎买政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完成

行业

改造方式

时间

农业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

1953年春——1956

手工业

引导手工业者参加

1954——1956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和赎买

1956

 

6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P.27中共八大(1956   北京)

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确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它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良好开端

二、P.2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1.概况:中共八大后,党中央于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紧接着党中央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2.实质:P.2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3.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的一次的失误,导致左的错误在全国泛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模范人物:P29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被誉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党的好儿子雷锋。铁人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焦裕禄精神:无私奉献的公仆精神;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  伟大的历史转折

 

1、★★P.38---3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P.38背景:①“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积累了许多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党的的指导思想,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③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P.39概况: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P.39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社会的转折和变化

 

会议之前

会议之后

指导思想的变化

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工作重心的转移

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外交政策的变化

闭关保守

积极地对外开放

文化政策的变化

轻视知识,践踏人才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经济体制的变化

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领导中国实现近现代历史三次社会巨变的三个重要人物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毛泽东创建新中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3)邓小平主持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拨乱反正,领导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