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目录导航
一轮基础复习
高一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二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三 |
人教普通版(全一册)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必修一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二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三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选修1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2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3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4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5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6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二轮专题复习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演变及发展 民族融合 中国古代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管理 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 西藏地区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史 晚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外交 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演变及与主要世界大国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宋王安石变法 忽必烈改制 张居正改革 中国古代变法改革的综合认识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 先师孔子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经济重心南移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赋税制度 孔子与老子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儒家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的汉字与书法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的戏剧 中国古代史学 历史与历史重现 人类的起源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二里头文化与三星堆遗址 玛雅文明和非洲文明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非洲和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 遗产代表和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鸦片战争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抗日战争 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近代前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及斗争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祖国的统一大业 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的多边外交活动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维新变法运动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洋务运动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 西学东渐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罗马法 关于东西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雅典城邦的兴起 梭伦改革 克利斯提尼改革与伯利克里改革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德意志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拉美独立运动 欧洲宗教改革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英雄甘地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第三世界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华盛顿体系 近代以来至20世纪上半期国际关系中心的转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联合国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重要的国际会议 重要的国际组织 世界大国间的双边关系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市场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大萧条” 罗斯福新政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阶段特征和发展概况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色彩 启蒙运动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生物进化论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世界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文学的繁荣 美术的辉煌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影视艺术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英、法、美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晚明科技群英 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地质之光”李四光 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20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三轮综合复习 |
三轮综合专题 最新模拟检测试卷
特别专题与汇总 |
高考历史指导 高考历史相关汇总专题
[编号: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课时练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天津
所属阶段: 一轮基础复习
年级:
学科: 历史
资料版本: 人教普通版(全一册)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8 16:48:35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加强了对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奠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

第一、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实行精兵简政;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共产党员同党外人士在政权机构中合作共事;实行民主选举、监督、罢免制度,培养了一支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队伍。

第二、在陕西宁边区和各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等,建立起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使新民主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第三、开展延安整风运动,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第四、围绕抗日战争这个中心任务,在抗日根据地内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2、抗战时期的国民党——一个日益腐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

(1)、坚持抗战,基本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在不同时期推行了不同的抗战政策:

第一、1937年七七事变到193810月武汉失守,对日军进行了比较积极的抵抗,打破了日本侵略在36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第二、193810月武汉失守到1943年前后,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国民党由片面抗战转到消极抗战,在抗战中的地位已明显降低,但仍牵制和打击了日军。

第三、1944年初到19458月,国民党战场又一次大溃退,日本投降后勾结美国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总的看来,在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军队基本上还是坚持了抗战,它的几百万军队的存在,对粉碎日本灭亡中国的企图,争取抗战的胜利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发生了进一步的分化。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采取了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引起了国民党的继续分化:

第一、投降派汪精卫集团从重庆叛逃,在南京建立起了伪国民政府,公开投降日本,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工具。

第二、蒋介石顽固派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在战场上一败涂地。这使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与地位进一步下降,国民党本身进一步分化。

(3)、强化独裁统治。

第一、在对内政策上仍然坚持一党专政和反共、反人民的立场。

第二、召开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成立党政军一体化的国防最高委员会,蒋介石任委员长,加强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第三、建立起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三者相互结合、渗透的独裁统治。

(4)、加紧经济掠夺。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四大家族的经济垄断,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起来。到1941年底,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5)、抢夺抗战的胜利果实。

3、抗战时期的民主党派——政治态度发生了由拥蒋到反蒋的转变。

实行民主政治是中间党派十分关心的问题,他们主张抗战、团结、民主,而把民主作为抗战时期的中心;他们强烈要求国民党开放政权,结束一党专政局面。各民主党派在斗争实践中,逐渐改变了抗战初期一致拥蒋的态度,要求改革现状,实现民主政治。这种态度的变化是由民主党派自身实力变化、国共两党实力对比变化、国民党对民主党派及民主政治的态度、国共两党对日政策的变化和抗日力度、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政策、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等因素决定的。

 四、抗战时期中美关系问题研究简介。

1、太洋洋战争爆发前的美国对华政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珍珠港事变的长时期内,美国对日本侵夺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采取“不承认主义”和“不干涉”(中立)政策,在对日本进行“遏制”的同时,罗斯福在对华政策中增加了财政援助的内容。前者反映日美矛盾,美国不愿放弃它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后者反映日美妥协,美国对日妥协是以牺牲中国为条件的,这就是“远东慕尼黑”阴谋。而1937年至1941年期间则可以说美日本合伙侵华。这表现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美国继续对日输出废铁、汽油、棉花、橡皮等军需物资,为日本建立工厂予以设备上及技术上的帮助;另一方面,美国在牺牲中国的基础上与日本帝国主义谋取政治妥协,支持蒋介石集团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美国对华政策:

第一、美国对华政策的出发点:直接目标是击败日本;长远目标是在军事上维持中国作战能力,使中国与美国友好,以便战后控制中国。为此,美国希望把国共两党都控制在自己手里,既对蒋介石施加压力,要求他改革、抗日、不打内战,又谋求同中共接近,利用其武装力量和在华北、华东敌后的主要战略地位牵制日本,防止共产党倒向苏联。

第二、美国对华政策的实施情况。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全力对付德、意、日,美国调整了它的对华政策,将蒋介石视为次等伙伴,将中国作为“二等盟国”,援助中国抗日,史迪威主张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但在亲蒋反共势力的压力下,罗斯福的积极主张没有完全实现。后赫尔利来华,侧重从政治上考虑如何在战后使中国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抗战胜利前夕,美国对华政策由赞助中国内部团结,不支持中国内战,转而全力“扶蒋反共”,无视中共的重要性,公开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1944年,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节节溃败,罗斯福不得不考虑国民党领导下的中国是否真的能成为战后亚洲的“伟大强国”,打算进一步和中共接近,条件是共产党接受在国民党占优势的政府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中共则坚持要彻底实施民主政治,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于是美国就宣称,“美国只同蒋介石合作,不同中共合作”(赫尔利语)。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