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历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本期中国历史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两条线索
本阶段一般被分为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年8月——1946年6月)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6月——1947年6月)和战略反攻(1947年6月——1949年9月)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中贯穿着两条主要历史线索,即国民党假和平及发动内战失败的过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过程。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国际形势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力量壮大,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2)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为建立世界霸权,在中国推行扶蒋反共的基本政策,力图控制中国。
(3)为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抗战胜利后打着“和平救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阴谋发动大规模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
(4)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有了较大发展,这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包括各民主党派,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十分强烈。
2、国民党顽固地坚持反共反人民立场,发动内战,但最终遭到失败。
(1)原因: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2)表现:
第一、抗战胜利之初大搞“假和平,真内战”: 举行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在美国帮助下抢占抗战胜利果实,部署内战;破坏和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制造四大血案。
第二、发动内战,进攻解放区,建立蒋介石独裁统治:对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镇压国统区的民主运动;召开伪国民大会;关闭国共和谈之门;解散民主党派;在国统区加紧收刮人民,滥发纸币,造成经济形势恶化;出卖民族利益,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第三、负隅顽抗,再次拒绝实现国内和平民主:全线防御,被解放军的反攻粉粹;重点防御,被解放军发起的三大战役(大决战)所粉粹,其主力基本上被消灭;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玩弄和谈骗局;参加北平谈判,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
第四、全面溃败,大陆统治结束:渡江战役;全国解放。
3、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1)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
(2)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群众的利益,决心实现民主革命的目标(“二大”最低纲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3)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一切斗争必须服从这个主要矛盾的变化
(4)国共双方都拥有强大武装,虽有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方面是假和平、真内战;共产党抱着诚意进行和谈,同时也没有放松战争准备。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方面是和平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奉行杜鲁门主义,干涉别国内政,支持有共产党国家的反动政府消灭共产党。所以,美蒋勾结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派毛泽东等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使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决议;解放区继续进行减租减息,开展练兵运动。
(2)战略防御阶段: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粉粹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抵制国民党召开的“制宪国大”,揭露国民政府的卖国行经,团结民主党派,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孤立国民党;领导国统区的民主运动,形成反蒋的第二条战线,有利地配合了解放区的斗争;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贯彻正确的土改路线,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3)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刘、邓等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开始战略反攻;继续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1948年9月——1949年1月,连续发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团结各民主党派,指出他们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错误性,使他们最终放弃其主张,决定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同年春,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与国民党举行北平谈判,努力实现和平解放全国;4月,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政府在大陆22年的统治;筹备并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二)始终存在着中共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两个战场和两条战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