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目录导航
七年级 |
人教版(上) 人教版(下) 沪教版(上) 沪教版(下)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冀教版(上) 冀教版(下) 鲁教版(上) 鲁教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鲁教版(五四制)(上) 鲁教版(五四制)(下) 湘教版(上) 湘教版(下) 新人教版(上) 新人教版(下) 粤沪版(上) 粤沪版(下) 川教版(上) 川教版(下) 岳麓版(上) 岳麓版(下) 中华书局版(上) 中华书局版(下)
八年级 |
人教版(上) 人教版(下) 沪教版(上) 沪教版(下)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冀教版(上) 冀教版(下) 鲁教版(上) 鲁教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鲁教版(五四制)(上) 鲁教版(五四制)(下) 湘教版(上) 湘教版(下) 新人教版(上) 新人教版(下) 粤沪版(上) 粤沪版(下) 川教版(上) 川教版(下) 岳麓版(上) 岳麓版(下) 中华书局版(上) 中华书局版(下)
九年级 |
人教版(上) 人教版(下) 沪教版(上) 沪教版(下)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冀教版(上) 冀教版(下) 鲁教版(上) 鲁教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鲁教版(五四制)(上) 鲁教版(五四制)(下) 湘教版(上) 湘教版(下) 新人教版(上) 新人教版(下) 粤沪版(上) 粤沪版(下) 川教版(上) 川教版(下) 岳麓版(上) 岳麓版(下) 中华书局版(上) 中华书局版(下) 人教版(全册)
必修一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二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三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 |
鲁教版(五四制)(上) 鲁教版(五四制)(下)
高一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二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三 |
人教普通版(全一册)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选修1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2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3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4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5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6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编号: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天津
所属阶段: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
资料版本:
章:
节:
专题/考点:
作文类别: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
分类: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8 17:11:04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二十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解放生产力

1、新中国建立初期,通过土地改革、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以及工矿企业改造等措施,改革了旧的生产关系,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新中国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1953年到1956年的三大改造,把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改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一五”计划极大的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中共“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特别突出了社会生产力仍很落后的基本国情,强调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的主要任务已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及总全党的力量去发展社会生产力。但以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又过分强调变革生产关系,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现有水平。“左”倾错误的泛滥既没有建立适应生产力实际水平的生产关系,又不断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暴露,计划经济开始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十四大”强调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

二十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三次调整

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间,全国人民要求迅速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1953年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2、第二次:1957年至1960年,由于“大跃进”、“反右倾”的错误,自然灾害和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1960年冬,党中央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加强农业生产,缩短基本建设战线。1964年冬,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全面好转。

3、第三次:“文化大革命”使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总结了经济建设教训,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79年制定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作出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搞活经济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十四、中共历史上的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1、由城市转移到农村:1927年,国民党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蒋介石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南京国民政府,中国革命陷入低潮。1927年,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为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27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在文家市确定了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的决策。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到1930年上半年,全国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等十几个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党的工作重心逐步由城市转如了农村。

2、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1月,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已成定局,中国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中国革命即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19493月,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报告,全会决定在新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时期;并明确提出革命胜利后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3、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党中央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他领导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始出现安定团结的局面。197812月,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第一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一、时间: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时期,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也称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但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说过渡时期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就其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的;说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就其政权形式的某些特征和五种经济成分并存而言的。两种提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侧面加以强调的结果,无根本的区别。

二、本期历史的分期:

1、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阶段:从1949101日——1952年。

1)新中国建立初期,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到19506月,先后解放了华南、西南等地区和海南岛等沿海岛屿。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及沿海一些岛屿外,实现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空前的大统一。

人民解放军的所到之处,立即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的统治机构,实行军管,进而成立各级人民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民主政权逐步建立和完善。

2)根据政协《共同纲领》的规定,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取消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特权,并通过征用、征购等形式逐步接收帝国主义在华的财产。在没收和征收这些资产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取缔投机商人,刹住物价上涨风,统一全国财政收入,统一全国物资调度和统一全国现金管理。到19505月,全国财政经济实现了统一,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金融物价趋于稳定,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又对全国工商业进行了合理调整,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状况的好转。

3195010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在国内,各界群众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全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和生产改革、民主改革。这些运动相互促进,对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七了起了重要作用。

4)到1952年底,我国工农业生产均达到或超过解放前的最高水平,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开始有所改善。同时,人民民主政权也得到巩固和加强。

教材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及历史名词有:开国大典,政务院,全国的基本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美国第七舰队,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建国初期三大运动;国营经济,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统一财经,七届三中全会,互助合作,民主改革,生产改革。

教材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林伯渠,周恩来,沈钧儒,罗荣桓;班禅额尔德尼,阿沛·阿旺晋美;彭德怀,哈利逊,李安东。

教材中提到的文献主要有:《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朝鲜停战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为修淮河的题词。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