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目录导航
七年级 |
人教版(上) 人教版(下) 沪教版(上) 沪教版(下)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冀教版(上) 冀教版(下) 鲁教版(上) 鲁教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鲁教版(五四制)(上) 鲁教版(五四制)(下) 湘教版(上) 湘教版(下) 新人教版(上) 新人教版(下) 粤沪版(上) 粤沪版(下) 川教版(上) 川教版(下) 岳麓版(上) 岳麓版(下) 中华书局版(上) 中华书局版(下)
八年级 |
人教版(上) 人教版(下) 沪教版(上) 沪教版(下)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冀教版(上) 冀教版(下) 鲁教版(上) 鲁教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鲁教版(五四制)(上) 鲁教版(五四制)(下) 湘教版(上) 湘教版(下) 新人教版(上) 新人教版(下) 粤沪版(上) 粤沪版(下) 川教版(上) 川教版(下) 岳麓版(上) 岳麓版(下) 中华书局版(上) 中华书局版(下)
九年级 |
人教版(上) 人教版(下) 沪教版(上) 沪教版(下)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冀教版(上) 冀教版(下) 鲁教版(上) 鲁教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鲁教版(五四制)(上) 鲁教版(五四制)(下) 湘教版(上) 湘教版(下) 新人教版(上) 新人教版(下) 粤沪版(上) 粤沪版(下) 川教版(上) 川教版(下) 岳麓版(上) 岳麓版(下) 中华书局版(上) 中华书局版(下) 人教版(全册)
必修一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二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三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 |
鲁教版(五四制)(上) 鲁教版(五四制)(下)
高一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二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三 |
人教普通版(全一册)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选修1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2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3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4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5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6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编号: ]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重庆
所属阶段: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
资料版本:
章:
节:
专题/考点:
作文类别: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
分类: 高中其他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8 17:14:41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2)失误之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规模问题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在前后约二十年的时间中,我们党在这两大问题上都一再发生严重失误,这两方面的失误又相互影响,使探索过程出现了歧途和曲折。

第一、政治上,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强调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从而逐步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轨道,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第二、在经济上,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片面突出和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和公有化的程度和规模,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严重破坏了综合平衡,造成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重大失误。

第三、造成失误的原因: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探索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严重受挫。经济上的失误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在理论上产生了不良影响;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致使“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反右倾”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等;当然也由于中共缺乏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急于求成,盲目冒进。

3、历史启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结合和反映中国的具体实际,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造成失误或遭受挫折。因此,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六)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二十年外交新成就

1、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起,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逐步恶化,1960年,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是造成中国三年经济困难局面的原因之一;这时,美国继续推行反华政策。为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坚决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经。

2、20世纪70年代,由于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世界霸权中呈现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美国谋求改善对华关系,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战略构想,改善了同美、日的关系,并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自此以后,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七)统战工作经历了由重视到遭破坏的过程。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已逐步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代表他们利益的各民主党派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一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多党合作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民主党派在建国以来所起的重要作用的肯定。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没有采取苏联一党制的作法,而是采取了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这一方针的提出,使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文革”时,由于“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党的统一战线方针遭到破坏。

第三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第二次高潮

一、时间: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第二次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二、历史史实概述和分期: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经历了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新时期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历史转折的实现

1)徘徊中的两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从粉碎“四人帮”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党和全国人民掀起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华国锋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针对“两个凡是”,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始冲破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禁锢,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上的准备。这时,国民经济初步恢复,但在经济建设中又出现了新的冒进。这是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正确的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始拨乱反正,调整国民经济,推行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等问题,在许多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上都取得显著的成就。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此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开始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因而成为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

3)实现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各界各行业进行了拨乱反正,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和落实各项政策的工作,调动了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到1982年,基本实现了历史转折。

4)爱国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和实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主党派恢复了活动,发展了新的成员;中国共产党又进一步提出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和历史任务。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与此同时,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80年代,中国先后同英国和葡萄牙谈判并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洗刷了中国历史上留下来的民族耻辱,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了一大步。

5)改革开放的起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农村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加快了农业发展的步伐。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改革。同时,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还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