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目录导航
[编号: ]农民运动的发展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辽宁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历史
分类: 初中竞赛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8 18:07:36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农民运动的发展
(1)原因:国共两党合作以后在中共领导和推动下
(2)概况
A.1924年于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运骨干
B.彭湃领导广东农民运动
C.湘、鄂、赣、粤等县农民运动发展起来
6.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1)原因
(2)概况  
两次东征
广州国民政府与国民革命军(特点)
(3)影响
三、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1)北伐(目的、对象、开始、胜利进军及其原因)
(2)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A.工人运动:支援北伐;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B.农民运动:农村大革命;湖南省农民运动发展最迅猛
(3)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A.直接原因:帝国主义暴行(万县“一三”南京惨案)
B.概况及意义
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两次反革命政变
1.帝国主义的干涉
2.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阴谋夺取领导权与陈独秀等人的妥协
(1)西山会议派  (2)中山舰事件  (3)整理党务案 
(4)蒋介石夺取国民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权,成为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右派以及帝国主义的代表
3.“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A.准备 与列强、江浙 阀、上海流氓头子勾结 
    蒋汪密谋“分共”
B.概况  C.结果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A.背景  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纵容部下叛变
B.概况  C.结果:全面失败
五、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功绩和经验教训
1.性质  2.历史作用  3.失败原因  4.经验教训

第四单元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是(1927.4.18-1949.4.23)
本单元包括自1924年南昌起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约22左右的中国历史内容。这一时期与此前的 期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相比,中国社会原有的主要矛盾和人民革命任务依然存在。但这一时期国际背景和国内阶级关系毕竟发生了巨大变化:日美曾一度先后控制中国,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逐步建立起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因而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人民革命的具体对象发生相应变化:反帝主要表现为抗日反美、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集中体现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广大人民利益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了这一革命并把它引向胜利。
知识结构与要点及各阶段特点
(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8-1937.7又称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蒋介石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2.红色政权的创立与发展,中国革命由低潮走向高潮,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3.日本侵华不断加剧,中国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兴起并走向高涨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历了一个由国内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向中日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的变化的过程,由此导致国共两党的关系由内战对峙向合作抗日转化,中国局势也随之从尖锐的内战逐渐向全国性的抗战过渡。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前期统治
1.政治方面
(1)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背景、过程)
*南京国民政府的二期北伐
A.重大事件:济南惨案、占领北京、皇姑屯事件
B.性质:新旧军阀争夺统治权与地盘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英美与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
C.与言语国民政府北伐的比较(背景、组织者、军队成分、对帝态度、性质等)
(2)蒋介石建立个人独裁专制统治
A.1928年10月颁布“训政纲领”
B.巩固独裁的手段组
①建立庞大正规军,主要用于剿共
②建特务组织,实行恐怖特务统治
③制定反动法令,剥夺自由权利,进行残酷镇压
2.军事方面
(1)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2)新军阀混战(概况、结果)
3.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政策
(1)目的  (2)内容及作用
(3)特点
A.民族工业有显著发展,但仍受官僚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摧残压制
B.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形成四大家族,形成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是其独裁统治的经济基础
C.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尤其是美国势力的膨胀
4.外交方面
(1)亲帝反苏的外交政策
(2)改订新约运动(目的、内容、结果)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工农武装起义揭开序幕
(1)背景
A.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进入低潮
B.中共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C.中共决定发动武装起义,继续革命
(2)过程
A.南昌起义(时间、领导人、概况、意义、特点)
B.八大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会议内容、历史作用)
C.湘赣边秋收起义(时间、领导人、概况)
D.广州起义(时间、领导人、概况)
(3)意义
*三次武装起义的特点与教训
(1)特点:“八大”会议反映出党对国民党的方针转变为武装反抗;南昌起义没用国民党旗帜,但打响了武装反抗第一枪;湘赣边秋收起义率先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广州起义建立广州苏维埃政府,打上俄国革命模式的烙印。三次起义都把首要目标指向大城市,并为真正发动人民起来革命,均告失败。
(2)教训:只有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方式才能中国为中国革命带来希望。文家市决策和向农村进军,成为革命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为开辟根据地创造了必要条件。到井冈山后开展了以游击战争为主要形式的武装斗争。以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为主要内容的土地革命革命政权为核心的根据地建设,从而逐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井冈山根据地点燃星星之火
(1)建立:时间、领导人、措施<游击战争、土地革命、工农革命政权>、意义
(2)井冈山会师(时间、人物、结果)
(3)“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表现形式、存在条件、理论核心、意义)
3.实践: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
(1)武装斗争:1930-1931年秋三次反围剿胜利,红军与根据地的发展
(2)土地革命:
A.主要内容 
B.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C.土地革命路线的作用
D.土地革命的意义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