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功探索的表现
(1)1956年《论十大关系》:意义(说明中共主义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
A.八大召开的概况
(2)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B.正确决策: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C.意义
(3)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发表
B.主要内容:正确区分;政治生活主题;处理方式
.开展及其范围:党内
(4)1957年整风运动 B.主要内容 (*与1942年延安整风比较)
C.目的
(5)1957年反右派斗争(初期):原因、开展及其范围、目的
*(6)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和七千人大会
3、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不成功的探索)
(1)原因: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A.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原因;表现;影响(改变八大科学论断)
(2)表现
B.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目的;提出;内容;评价
C.1958年大跃进:开展;特点;后果 *“左”倾错误的
D.1958年人民公社华运动:开展;特点;后果 主要标志
E.1959年反右倾斗争:开展及其范围;概况;后果
(3)后果:探索的失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毁约,造成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4)经验教训: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等
二、国民经济的调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纠正左倾错误
A.原因:探索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反右倾斗(1)背景: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争)、自然灾害、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
B.时间:1959—1961年
C.概况
(2)措施
A.1960年开始在农村中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C.1962年七千人大会 召开
内容:初步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毛等自我批评
D.会后为“反右倾”斗争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3)结果:1962—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未从根本上纠正左倾错误
2、十年建设的成就
(1)表现:基础建设;产值;工业;交通;科技
(2)涌现出的英雄模范
第三单元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内乱。同时党和人民不断抵制左倾错误,与反革命集团进行英勇的斗争,使文革的破坏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一、文革的发动和发展
1、原因
A.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B.周边局势紧张,过重估计世界战争形势
C.毛泽东认为中央处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D.林彪、江青、康生等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过程
(1)发动 A.导火线
B.全面发动的标志 *文革指挥部
(2)发展:全国动乱
A.红卫兵运动
B.“一月革命”:开始;发展;实质(全面夺权)
C.“二月抗争”:目的(力图纠正文革的错误);概况;结果
D.迫害干部:党史上最大的冤案
E.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背景;开始;后果
F干部下放:“五七”干校;后果
二、文革的结束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集团形成;阴谋败露;覆灭标志;意义
2、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文革爆发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966、1967年损失近千亿元
2)周恩来纠左:时间;措施;后果(1973年经济开始复苏)
3)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局势又陷入动荡
4)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时间;实质;效果
5)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原因;表现(结合地图)
3、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使局势又陷入混乱
2)1976年“四五”运动悼念周恩来,奠定群众基础
3)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革结束
4、文革的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5、文革的后果
(1)大批干部受残酷迫害,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2)经济受到巨大破坏与损失,人民生活长期无法改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3)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文化遗产被毁弃,国民素质下降
6、战胜反革命集团,结束内乱的历史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中共和社会主义制度有顽强的生命力
7、教训
(1)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尤其实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2)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形势,必须作出合乎实际的科学分析,不能人为制造“阶级斗争。”
(3)必须正确理解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神化领袖的做法。
(4)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律。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 )
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热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全面纠正“左”的思想,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完善的历史;也是中国综合国力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1)文革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2)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犯“左”的错误
A.表现
a、政治上:两个凡是
b、经济上:急于求成
B.后果:出现了徘徊中前进的局面(1976—1978年)
(3)邓小平复出,进行大力整顿:措施;效果
(4)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开展;结果;意义
2、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
(2)会议的主要内容
(3)意义: A.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思想也开始形成。
B.工作重心及时转移,为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科教文的极大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体现。
C .开始全面纠正文革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扭转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两年的徘徊局面,使社会主义事业开始全面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3、拨乱反正:(1)条件: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
(2)工作:平反冤假错案;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
(3)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