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核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
两大初期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一大模式:斯大林模式
三大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两大结果: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二)重大历史线索
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
(1)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2.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1)一个勇敢的调整:
项目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新经济政策
|
农业
|
把农民的余粮全部收集到国家手中
|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
工业
|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
除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
商业
|
取消一切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
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
|
(2)核心:通过市场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
3.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探索的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级斗争尖锐化。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二)20世纪苏俄(苏联)经济政策与改革
项目
|
背景
|
特点
|
作用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国内战争
|
“战时”和“共产主义”
|
保证了战争胜利
|
新经济政策
|
经济和政治危机
|
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
|
经济恢复,政局稳定
|
斯大林模式
|
经济恢复;大规模经济建设
|
高度集中
|
经济迅速发展
|
赫鲁晓夫改革
|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苏联的危机
|
农业是重点
|
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勃列日涅夫改革
|
工业是重点
|
军事实力膨胀
|
戈尔巴乔夫改革
|
分改革经济与政治两个阶段
|
对斯大林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
启示
|
①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一切从实际出发;③注重民生问题;④科学决策,和谐发展;⑤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列主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