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页——>>资源平台——>>历史——>>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浙江页面)
历史 初中同步 中考 高中同步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考 学科竞赛 自主招生 其他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目录导航
一轮基础复习
高一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二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三 |
人教普通版(全一册)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必修一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二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三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选修1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2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3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4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5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6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二轮专题复习 |
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必修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必修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必修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必修1--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必修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必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必修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必修2--新航道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必修2--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必修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必修2--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必修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必修3--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必修3--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必修3--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必修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三轮综合复习 |
三轮综合专题 最新模拟检测试卷
特别专题与汇总 |
学业水平测试考前指导 学业水平测试相关汇总专题
[编号: ]清嘉庆道光年间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课时练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浙江
所属阶段: 一轮基础复习
年级:
学科: 历史
资料版本: 人教版(下)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9 17:25:10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17. 清嘉庆道光年间,士商相混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当时的历史文献中,“绅商”或“儒商”这样的词语使用频率很高。绅商这个群体,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为很多大中城市乃至部分乡镇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这一现象:

A. 说明传统的“四民”观念已经解体

B. 是当时中国社会内部经济积累和历史转型的结果

C. 说明封建国家大大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

D. 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表现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绅商的出现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一些拥有一定的政治地位的人也从事经商活动,这属于新的社会阶层,是当时中国社会内部经济积累和历史转型的结果B项正确。四民观念依然是主要的观念,故A“四民”观念已经解体的说法错误,排除。清朝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主要是表现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排除。

18. 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用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这是鸦片战争后社会变迁的表现

B. 其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C. 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D. 清末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均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与材料时间“19世纪末期”不符,材料中洋货消费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出现在19世纪末期,与鸦片战争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 “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材料有反映当时洋货的普及现象,但没有反映消费能力的提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而是强调清末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均发生变化,排除C。材料说明近代国人开始大量的接受西方物质文明,国人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发生较大改变,D项正确。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末期”“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结合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9. “建国初期的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中央王国的权威。”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唐朝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可知中央王国对其各地区并非直接管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通过实行分封制,在地方建立诸侯国,天子与诸侯之间有权利义务关系的“契约式协定”,A项正确。秦朝废除分封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B。西汉和唐朝延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CD。

20. 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该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突出的问题是:

A. 地方势力对皇权构成了最大威胁

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C. 黄老思想下的西汉政治软弱

D. 地方势力都是刘权势力,是皇权的屏障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由汉哀帝论述可知哀帝认为丞相是辅佐他治理天下的得力助手,反映出当时地方与中央的矛盾是比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要突出,说明当时地方势力对皇权构成了最大威胁,皇帝需要依靠丞相统理海内、巩固统治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汉哀帝对丞相评价很高,不能反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突出问题,排除B。黄老思想是西汉初年的治国理念,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该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不符合史实,汉哀帝是西汉末年的皇帝,西汉末年地方势力主要是州牧及地方官吏,他们是皇权的巨大威胁,而不是皇权的屏障,排除。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丞相者,朕之股,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汉朝的相关史实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1. 李泽厚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说,“(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从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中,作者揭示了:

A. 反抗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B. 近代中国现代化与反专制是一体的

C. 近代激进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D. 近代中国长期革命并不断深入的特点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思想启蒙”和“政治救亡”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推进中国革命不断地深入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现代化的问题,而是强调“思想启蒙”和“政治救亡”共同推进中国革命不断地深入的发展,排除A。反专制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一部分,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近代激进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而是强调“思想启蒙”和“政治救亡”共同推进中国革命不断地深入的发展,排除C。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