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目录导航
一轮基础复习
高一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二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三 |
人教普通版(全一册)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必修一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二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三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选修1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2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3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4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5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6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二轮专题复习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演变及发展 民族融合 中国古代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管理 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 西藏地区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史 晚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外交 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演变及与主要世界大国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宋王安石变法 忽必烈改制 张居正改革 中国古代变法改革的综合认识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 先师孔子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经济重心南移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赋税制度 孔子与老子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儒家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的汉字与书法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的戏剧 中国古代史学 历史与历史重现 人类的起源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二里头文化与三星堆遗址 玛雅文明和非洲文明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非洲和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 遗产代表和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鸦片战争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抗日战争 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近代前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及斗争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祖国的统一大业 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的多边外交活动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维新变法运动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洋务运动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 西学东渐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罗马法 关于东西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雅典城邦的兴起 梭伦改革 克利斯提尼改革与伯利克里改革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德意志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拉美独立运动 欧洲宗教改革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英雄甘地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第三世界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华盛顿体系 近代以来至20世纪上半期国际关系中心的转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联合国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重要的国际会议 重要的国际组织 世界大国间的双边关系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市场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大萧条” 罗斯福新政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阶段特征和发展概况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色彩 启蒙运动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生物进化论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世界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文学的繁荣 美术的辉煌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影视艺术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英、法、美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晚明科技群英 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地质之光”李四光 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20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三轮综合复习 |
三轮综合专题 最新模拟检测试卷
特别专题与汇总 |
高考历史指导 高考历史相关汇总专题
[编号: ]帝制的崩溃,宪政的破产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安徽
所属阶段: 一轮基础复习
年级:
学科: 历史
资料版本: 人教版(上)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9 18:08:50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4.某网友在网帖《帝制的崩溃,宪政的破产——从〈袁氏当国〉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纸制枷锁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  )

A.三权分立  B.责任内阁制

C.总统制    D.民主共和制

答案:B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内阁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的命令须由总理副署以后方能生效,这些规定无疑对袁世凯的独裁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答案为B

5.公元191212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即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原因是(  )

A.破除专制制度对人的思想束缚

B.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要

C.彰显中华儿女共同的民族诉求

D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

答案:A

解析:改元是中国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重要标志,指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第一年称元年。由此可见,材料中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原因是破除专制制度对人的思想束缚,A项正确。

6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与美国完全一样的政治制度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定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答案:A

解析: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国,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中华民国被誉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正是因为其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7.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自1912128日在南京成立,中间经过一次改选,至191348日在北京自行解散。在这1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开会220次,议决230余案。这一系列会议(  )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是议会的政治实践

C.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D.核心议题是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B

解析: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是议会的政治实践,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确立的是民主共和政体,A项错误;C项是在191112月;1912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项错误。

8.一些老照片往往能准确、真实地还原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原貌,右面老照片拍摄的是在上海英租界南北议和的情景。以下对此情景解说正确的是(  )

A.南北议和是孙中山对清政府妥协的产物

B.北洋军阀袁世凯拥有相对强大的优势

C.支持孙中山的主要是革命派和立宪派

D.革命党和清政府对议和的结果都满意

答案:B

解析:南北议和过程中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做了让步,但其前提是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由此可知AD两项错误,排除;立宪派和旧官僚攻击革命党人,与孙中山对立,C项错误,排除。袁世凯手握重兵同时又有列强的支持,所以选B项。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建立了类似西方的政治体制

B.强调国家的主权独立

C.详细规定了人民的权利

D.通过立法,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难度较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用法律形式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和共和政体的确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故A不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人民的一些权利,强调主权在民的原则,故BC说法不正确。

10.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答案:B

解析: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C项本身说法有误,排除;D项错误,封建专制制度在建立初期以及中期对中国历史进程主要起推动作用。

1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取代清朝的国旗——龙旗。其主要意图是(  )

A.建立民主社会  B.反对封建迷信

C.反对满族统治  D.实行分权制衡

答案:A

解析:BD两项明显可排除;五色旗的红、黄、蓝、白、黑分别代表的是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可排除C项。五色旗取代龙旗,是反封建专制的表现,选A项。

12.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答案:B

解析:关键信息是磕头”“思考问题”“走路。在封建社会中,磕头是等级制度的一种象征,而辛亥革命主张建立民主政体和自由平等的社会。故学者之意为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人磕头的思维,觉醒了中国人的民主精神、自由平等意识等。故选B。其他三项都不是材料的主要强调之意。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材料二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3)材料三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1)主权在民原则。

(2)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原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3)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

(4)实行责任内阁制。

(5)以法律的形式否定封建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1)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进行革命准备的?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

(2)革命派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答案:(1)创立了革命团体,如兴中会,进行革命宣传;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两百多年的清朝统治;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原因:辛亥革命不彻底。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帝国主义列强的干预;革命纲领的不彻底。表现: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等。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