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一位长期旅居美国纽约的华人说:“前几天我还看到在联合国总部门前高高飘扬着的是中国青天白日旗,而今天却变成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这位华人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尼克松访华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D.中美正式建交
答案:C
解析:联合国总部门前所悬挂的旗帜是一个国家作为成员国的标志。青天白日旗是国民党政权的标志,而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二者的更替说明在联合国代表权的更替,因此这句话的背景是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答案:C
解析:本题以尼克松的演讲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的“1972年2月”“寻求某种办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访华使长期对峙的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故C项正确。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A项错误;中美关系此时已经解冻,B项错误;至今中美两国也没有成为战略同盟,D项错误。
12.新中国的外交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联苏抗美;20世纪60年代既反苏又反美;20世纪70年代联美抗苏;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中俄两国“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外交理念;2011年中美确定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表明( )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断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利益的变化进行调整 ②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③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④合作取代对抗是中国与美苏(俄)关系发展的方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由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外交政策的不断变化可知,①②与题意相符。由“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可知,③与题意相符。由“联苏抗美”到中美建设“合作伙伴关系”,由“联美抗苏”到中俄形成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可知,④与题意相符。
13.“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 )
A.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B.新中国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的阴谋
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国际事务的局面已经实现
D.一个以互信、互利为宗旨的新型区域组织建立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选择了从前门进来”的信息,可知其主要是针对当时以美国为代表所提出的“两个中国”图谋。
14.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答案:D
解析:本题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1972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激增,这说明建国初期美国从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国的局面开始被打破,故选D。A项应发生在1955年亚非会议之后:B项应开始于1949年建国以后;C项应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三项均与题干中的时间“1972年”不符,排除。
15.“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美国需要缓和对华关系以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
答案:B
16.某网站在主题为“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的网页上,设置了“西欧北美日本专题”“苏联东欧专题”“亚非专题”等栏目。其中“亚非专题”(新中国建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栏目下有“中印建交”“抗美援朝”“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小栏目。该栏目下的小栏目还可能有( )
A.万隆会议 B.亚太经合组织
C.中日建交 D.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A
解析:注意“亚非专题”后的时间限制,只有1955年召开的亚非万隆会议符合题意,故选A项。B项成立于1989年:C项是在1972年;D项成立于2001年。
17.1971年,面对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提出的涉华议案,美联社一文章指出:“美国的失败结束了一场进行得最为紧张的游说努力,国务卿罗杰斯和驻联合国大使布什一而再,再而三地同这个世界性组织差不多每一个会员国的官员都谈了话。”他们谈话的中心内容可能是( )
A.如何阻止“两阿”等国代表提出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议案
B.希望会员国官员就缓和紧张的美中关系出谋划策
C.希望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如何解决美国在世界性国际组织中失败的问题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971年”及“两阿”的“涉华议案”等并联系美国对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态度可知,C项正确。根据“面对”一词可知,“两阿”的议案已经提出了,A项错误。B、D项不符合题意。
18.“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上的言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刊登在该报同一位置上的毛主席语录。下列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对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
C.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答案:D
解析:题干主要反映的是尼克松访华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根据“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虎穴”“虎子”并联系20世纪70年代的国内背景来分析,A、B、C项说法与史实相符,排除;“权宜之计”说法错误,D项符合题意。
19.我国在中美关系上一贯主张:“中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一些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中国对解决中美间分歧的态度是真诚的、积极的,但也是讲原则的,任何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尊严的做法,我们都是不能接受的。”这段话主要强调( )
A.中国不谋求霸权,也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B.中美两国之间没有利害冲突
C.我国主张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我国政府坚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中美关系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A、C两项范围太广,B项不符合事实。
20.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的根本含义是( )
A.不与别的国家结成任何联盟
B.不参与国际上的任何事务
C.不与大国结成军事同盟
D.处理国际事务时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的根本含义的考查。不结盟就是不与大国结成军事同盟。故A项不符合,B、D两项表述错误。
21.新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建国初期的外交思想内在的一致性是( )
①继续反对霸权主义 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合作 ③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④外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③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思想,可排除。
22.“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此语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 )
A.反对霸权 B.睦邻友好
C.多边外交 D.不结盟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不倒向任何一方,不与任何一方关系过于密切(结盟),体现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