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目录导航
[编号: ]唐朝的门下省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江西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历史
分类: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10 16:14:03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10.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门下省负责宰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可驳回,据此可知答案为A。宋朝的枢密院主管军事,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清明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均无封驳权,排除。

11.宋朝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说明宋朝(  )

A.中央集权加强  B.中央集权削弱

C.政治局面不稳  D.郡县制度取消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宋朝收地方之权尽归中央,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12.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意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说明当时的选官只重才学;不悉其行,至后败职强调选官还要注重品行,否则会导致官员滥用职权,危害百姓。

13.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被称为君父,各地官吏被称为各地的父母官。这说明了我国封建社会(  )

A.家国同构的建国理念和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B.封建君主专制深入人心,得到普遍拥护

C.封建剥削沉重,民众处境艰难,民不聊生

D.君民关系和谐融洽,统治稳固

答案:A

解析:封建社会中皇帝被称为君父,各地官吏被称为各地的父母官’”可知,中国古代政治具有鲜明的家国一体的理念,所以A项正确。BD两项不符合史实。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4.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答案:C

解析:本题以传教士明恩溥的记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学子坚持不懈参与科举考试的情况,而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表明,明恩溥认为学子的目的不是为追求名利,而是他们天生的忍耐性,这反映了学子的价值追求,A项错误,C项正确;该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学子对考取科举的价值追求,并未体现学子的愚昧无知和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的功能,BD两项错误。

15.一个王朝几百年中绝大部分君主非暴即暗,非暗即僻,非僻即懦。一方面需要最杰出和最有能力的君主,另一方面产生的却是大量的平庸无能之辈。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君权至高无上

B.君权不可转移,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C.君主立贤不以长

D.君主立嫡不以长,立长不以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封建君主制的特点。在君主制下,君主实行家天下,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故较少贤能。A项不是后世君主无能的原因,C项说法错误,D项并非普遍适用且从属于B项。据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

16.开皇三年(583)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下列关于开皇年间选官、用官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

下诏举贤良等说明隋朝将官吏选拔权收归中央 重视官员的品德和修养等 首创了武举和殿试等选拔方法 能促进尚学学风的兴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依据下诏举贤良’”“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可知,①②正确;武则天时首创了武举和殿试,由此可知错误;由志行修谨、清平干济可知,正确。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D

17.据《历史大脉络》载:14世纪以后,中欧和西欧……建立了民族国家的列国体制。中国却丧失了走向改弦更张的方向……中国始终是一个整体。中国在政治上不能改弦更张的主要表现为(  )

A.多民族国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强化和发展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D.中央各机构分权制衡,体系稳固

答案:A

解析:14世纪以后,欧洲出现了较大的变动: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和民族国家的发展;思想上表现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中国与西方相比在政治上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和强化,A项正确。14世纪,中国处于元末明初,B项说法错误;C项体现的是统治者在经济和外交方面的政策;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18.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吏治发展中,地方官员的选任制度不断演变,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地方主官一律由中央任免。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

B.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体现君权至上和皇恩浩荡

D.确保选官、用官制度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答案:A

解析:依据地方主官一律由中央任免可知,中央把地方主官的任免权控制在中央,其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加强中央集权。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项。B项与题意不符,C项属于表面现象,D项不是其根本目的。

19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这种现象发展到顶峰便出现了(  )

A.分封制的实行

B.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C.行省制的普遍推广

D.军机处的设立

答案:D

解析: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可知,这体现了家天下,私天下;由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可知,这体现了君主在权力上的独占性、排他性,势必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由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可知,君主排斥对政治资源的分享,恐惧分享权力,最终只能导致君主将所有权力完全操控在自己手中。这种现象发展到顶峰便出现了军机处,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故本题选D

20.元朝行省是中古殖民地制度之遗物省区即军区皆为军事控制区域,各拥相当军需资源;藉以供养驻军,镇压地方……”由此可知,元朝设行省的根本目的是(  )

A.开拓疆域,藩卫中央

B.以武力维持专制统治与剥削

C.维持治安,发展经济

D.确保满洲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设置行省的目的。依据皆为军事控制区域,各拥相当军需资源:藉以供养驻军,镇压地方可知,其根本目的是维持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掠夺,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不符,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错误。

21.朱元璋在国家祭祀天地时曾提出,合祀的神灵的位置应该由已故的皇考来顶替。这样一来,皇帝的祖先们也在皇帝的祭典中被抬升到了重要的地位。朱元璋这样做(  )

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 把皇族抬升到了空前的高度 进一步神化皇权 有助于推动本土宗教信仰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朱元璋将皇帝的祖先放到国家祭典上,并取代神明的位置,体现了鲜明的家天下、以天下为一己私产的特点,将皇家祭祀国典化、神明化,提高了皇族的地位,有助于神化皇权,故①②③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A

22.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  )

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D.枢密院和三司使

答案:B

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文武二柄,掌握宋代行政权的是中书门下,掌握军事发兵权的是枢密院。

23.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可能是哪个时期的制度(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该时期无丞相,故可判定为明朝。

24.《旧唐书·王起传》中载: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酧()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然后下当司放榜。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 (  )

A.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的地位

B.杜绝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

C.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D.残存有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酧()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等信息说明此时仍有豪门把持科举考试的现象存在,故本题选D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