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从15世纪开始,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在这些远洋探索中,他们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和地区。如果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描述这些事件,最合适的词应该是:
A. 发现
B. 汇合
C. 侵略
D. 殖民
【答案】B
【解析】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描述这些事件是强调这些事件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而“汇合”显然是最合适的词,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发现、侵略、殖民均不属于“全球史观的角度”,所以选项A、C、D均是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在做此类问题时首先审清时间、空间和设问限定词,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注意要全面,不要以偏概全,然后可以运用排除法去做即可。
32. “分权制衡”是美国政治体制的一大特色,下列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有:
①联邦制
②两党制
③三权分立
④共和政体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联邦制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两党轮流执政体现了分权制衡,三权分立更是分权与制衡的核心,而共和政体不能体现分权与制衡,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33. 小张是年收入过千万的IT新贵,现在正考虑移民国外,他了解到,2008年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死过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TP比重分别是14%、22%、25%、30%,如果仅仅从经济利益方面考虑,他应该选择:
A. 美国
B. 英国
C. 德国
D. 瑞典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福利问题,从经济利益考虑的话美国是社会福利好的国家,所以如果仅仅从经济利益方面考虑,他应该选择美国而非英国、德国和瑞典,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34. 一个西方学者认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发展
B.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发展
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发展
D.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答案】A
【解析】秦始皇建立的绝对的专制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实现了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而非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以及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等,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35. 建国初期,毛泽东曾明确宣布“废除卖国条约”,但对待香港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鲜明地提出“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新中国之所以未在建国初期收回香港主权,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 新中国的综合国力不够强大
B. 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C. 新中国需要香港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
D. 英国军事实力过于强大
【答案】A
【解析】收不收回香港主权其实从根本上来讲还是由国力所决定的,即新中国之所以未在建国初期收回香港主权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新中国的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大,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封锁只是一个次要的原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新中国需要香港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建国初期英国军事实力也谈不上过于强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如今历史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理解、运用,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联系相关知识,一是为了对备选项进行筛选,二是为了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但是需要考生们要把题干和备选项均仔细看两遍,千万不要只看一半就作出选择,那样往往会做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