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埃及首都开罗东南穆罕默德·阿里大街的尽头坐落着一座古老的清真寺——苏丹哈桑清真寺(右图),始建于1356年,当时的埃及( )
A.处在马木路克王朝的统治之下
B.已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C.全部领土已被法国侵略军占领
D.处于英法激烈的较量和争夺中
【解析】 13世纪中叶,马木路克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奥斯曼帝国在16世纪初才征服了埃及。18世纪中后期,埃及才开始遭受外来的侵略。因此,A项正确。
【答案】 A
2.奥斯曼素丹征服埃及后保留马木路克的主要目的是( )
A.征收赋税
B.抵抗殖民入侵
C.牵制帕夏和近卫军,维护在埃及的统治
D.镇压人民起义
【解析】 本题考查记忆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奥斯曼素丹保留马木路克是为了使埃及存在的各派势力相互牵制,以便于平衡和控制,从而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
【答案】 C
3.为巩固在埃及的殖民统治,拿破仑采取的政治措施有( )
①打击马木路克武装力量 ②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 ③拉拢埃及上层为其殖民统治服务 ④废除包税制 ⑤修复灌溉系统,扩大可耕地 ⑥进行科学文化侵略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记忆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④⑤⑥属于经济文化范畴,与题目要求不符。
【答案】 D
4.拿破仑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小小的欧洲是不能给我提供足够的荣誉的,我必须到东方去寻求,所有不朽的盛名都是来自东方。”材料集中体现了( )
A.拿破仑向东方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野心
B.拿破仑想到东方去巡游
C.拿破仑嫌欧洲地区太小
D.拿破仑想到东方发财致富
【解析】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即是拿破仑要进一步向东方扩张。
【答案】 A
5.关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埃及的统治在政治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把埃及作为帝国的行省 ②彻底消除了马木路克的势力 ③帕夏代表素丹统治埃及 ④实行包税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解析】 奥斯曼帝国时代并没有彻底消灭马木路克势力,故②不正确,包税制是经济方面的因素,④也不正确。
【答案】 D
6.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有( )
①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 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③农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 此时的埃及面临着英法等西欧殖民者的威胁,还有封建专制统治下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答案】 C
7.1798年10月20日,法国占领军当局宣布将对所有店铺和房屋征收新税,愤怒的开罗人民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之后演变为武装起义。下列关于三次开罗起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开罗首次起义遭到法国殖民者的镇压
B.第二次起义加速了法军的失败,最终取得了胜利
C.开罗首次起义掀起了埃及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序幕
D.第三次起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穆罕默德·阿里站到了起义者一边
【解析】 第二次起义持续了一个月,虽使法军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加速了法军的失败,但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
【答案】 B
8.穆罕默德·阿里取得政权后,埃及的形势是( )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危险仍存在 ②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高涨 ③奥斯曼素丹不愿意放弃对埃及的统治
④马木路克仍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记忆和分析综合能力。①②③④都是穆罕默德·阿里取得政权后埃及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识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阅读图一,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马木路克在埃及处于何种地位?
(2)图二和图三反映了埃及怎样的历史现状?这种状况和图一有什么关系?
(3)穆罕默德·阿里掌权后,埃及面临着怎样的状况?
【答案】
(1)18世纪末,马木路克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垄断了包税权,架空了帕夏。
(2)英法等西方列强加紧对埃及的殖民侵略,造成埃及的民族危机加深。关系:因果关系,马木路克之间的相互征伐,导致埃及战乱和经济凋敝,从而给西方列强入侵埃及造成可乘之机。
(3)①国外,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危险仍然存在。②国内,奥斯曼索丹不愿放弃对埃及的统治,随时准备消灭新生的埃及政权;马木路克仍然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着社会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