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以上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 )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
C.“人非工具” D.理性至上
【解析】 马丁·路德认为每个信徒都应当阅读《圣经》,并完全可以对《圣经》的含义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别人信仰自由的权利。这实质上破除了教皇权威的信仰,倡导了信仰自由,使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条件成为信徒。
【答案】 B
2.
右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 )
①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搜刮财富,故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 ②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的是“九十五条论纲”,这也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③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兜售赎罪券,引起了众多的反对,成为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马丁·路德公开抨击兜售赎罪券的行为,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答案】 D
3.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并非偶然,从思想的角度来看,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已经为其奠定了基础。这些事件包括( )
①宗教“异端”思想的盛行 ②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③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抓住“思想的角度”,只有①②属于思想因素,③④分别属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因此选D。
【答案】 D
4.英王亨利八世本来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了能有个儿子继承王位,他决定跟凯瑟琳王后离婚,但被罗马教廷拒绝。于是他跟教廷决裂,创立了一个可以离婚的宗教。他的实质目的是( )
A.养儿子继承王位 B.与王后离婚
C.强化王权 D.消灭宗教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注意题目要求选择的是“实质目的”(即根本目的),应该结合英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来分析解答。16世纪初罗马教廷控制英国教会,不断干预英国的世俗事务,日益集权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建立为自己服务的本国教会,以便进一步加强王权。故C符合题意。
【答案】 C
5.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 )
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解析】 加尔文学说中的“先定论”鼓舞了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简化宗教仪式、提倡节俭等主张适应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答案】 D
6.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解析】 马丁·路德的观点突出了个人自省的作用而不是外在的苦修和事功,从而否定了封建天主教会的“因行称义”。
【答案】 A
7.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
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
【解析】 这种思想实际上是鼓励当时的人努力奋斗以真正成为上帝的“选民”,体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思想。
【答案】 D
8.
右图为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加尔文雕像。他曾经指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句话反映的观点出自( )
A.“九十五条论纲”
B.“先定论”
C.“因信称义”说
D.《基督教原理》
【解析】 本题的有效信息是“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是对“先定论”的解释。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