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目录导航
[编号: ]北方人口南迁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广东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
分类: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15 18:22:38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⑴南迁的原因:①北方战乱。②北方民族矛盾尖锐。

    ⑵南迁的高潮:东汉末年、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

    ⑶南迁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的益州、荆州和长江下游的扬州地区,其次是闽江流域和岭南地区。

4.4.北魏孝文帝改革

    ⑴目的: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统治。

    ⑵主要内容:①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改汉姓,穿汉服,习汉语,与汉人通婚)。

    ⑶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05  581年至907年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国家统一,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

5.1.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隋文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唐初继承和发展了科举制,最为重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进士科成为唐朝最重要的科目。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为统治阶级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5.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概况: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他就是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措施:唐太宗注意总结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他发展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提倡节俭;任用贤才,重视纳谏;合并州县,精简机构;完善科举制,笼络人才;改善民族关系;实行开放的对外关系,发展对外交流。

评价:唐太宗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古代君主。他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许多措施对后世有启迪意义。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5.3.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对唐朝走向繁盛具有承上启下作用,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5.4.“开元盛世”

    ⑴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玄宗(李隆基)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开元年间是唐朝的全盛时期,唐玄宗励精图治,其主要措施有:①选贤任能(姚崇、宋璟、张九龄)政治较为清明。②励精图治,发展生产,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③整顿吏治,严格执法。④执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⑤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友好关系。

      ⑵开元盛世的表现

      ①政治清明,社会秩序相对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②经济基础发展,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③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往频繁,科技先进,文化繁荣。

5.5.唐与吐蕃的交往史实

    ⑴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为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⑵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与尺带珠丹成亲。尺带珠丹上书皇帝说,吐蕃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⑶821年,唐蕃结盟。拉萨大昭寺前建立会盟碑(盟约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成为汉藏团结友好的象征。

5.6.唐朝的对外交往

⑴背景:①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大都市,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②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③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

     = 2 \* GB2 表现:

 = 1 \* GB3 遣唐史。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当时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日本、大食(东罗马帝国)、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日本从贞观年间开始,先后13次派遣唐使来华。最少的一次有260余人,最多的达五六百人。   

②玄奘西行。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门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③鉴真东渡。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第6次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传授佛法,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⑶意义:加强了与各国的友谊,有利于和平往来;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唐朝的繁荣和各国的发展。

06  960年至1368年是宋元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6.1.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并立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民族

916

耶律阿保机

契丹

西夏

1038

元昊

党项

北宋

960

赵匡胤

1115

阿骨打

女真

南宋

1127

赵构

     ★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南宋与金、西夏、元并立

6.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

⑴南移的时间:唐朝中后期开始,南宋时最终完成(南宋时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

⑵南移的原因: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这是主要原因);②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③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④南方统治者采取鼓励生产政策。

⑶南移的表现

    ①农业发展:发明了新的农具。如秧马和牛转翻车,水稻、小麦和棉花的种植进一步在南方推广,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的重要粮仓。

    ②手工业发展:宋代丝织业规模很大,苏州、杭州、成都的官营丝织院有工匠几千人。棉纺织业在南方普及;陶瓷器的制作更加精美,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渔船上已经装有指南针,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采煤技术领先世界。

    ③商业繁荣:北宋时四川地区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有上百万人口,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泉州、广州和明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