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页——>>资源平台——>>历史——>>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四川页面)
历史 初中同步 中考 高中同步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考 学科竞赛 自主招生 其他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目录导航
一轮基础复习
高一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二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三 |
人教普通版(全一册)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必修一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二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三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选修1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2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3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4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5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6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二轮专题复习 |
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必修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必修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必修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必修1--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必修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必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必修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必修2--新航道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必修2--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必修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必修2--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必修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必修3--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必修3--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必修3--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必修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三轮综合复习 |
三轮综合专题 最新模拟检测试卷
特别专题与汇总 |
学业水平测试考前指导 学业水平测试相关汇总专题
[编号: ]面对当前金融危机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四川
所属阶段: 一轮基础复习
年级:
学科: 历史
资料版本: 人教版(上)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16 17:24:55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4)依据材料二分析,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在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同时,更强调采取什么措施应对危机?加强国际合作。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9月中旬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美国在这次危机中造成的损失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10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布什表示,美方希望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探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措施,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胡锦涛强调,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对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经济金融稳定。——中国财经评论

材料二:美国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的“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是怎样发生的?它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影响: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危机也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2)材料二中的“新政”是指什么事件?如何看待“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1933年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

3)受其启示,你认为中美两国振兴经济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加强国家干预;扩大内需;加快民生工程。

4)中美两国共同探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总的趋势是什么?结合两国领导人的谈话,说说如何处理两国在经济发展中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 ;加强合作交流、维护经济稳定。

关键词4:国际关系

重点归纳

1、国际关系的主要表现方式:战争、和平。和平时期主要进行国际会议、经济合作。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有:世界近现代以来的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两次世界大战、重要的国际会议、国际组织。

2、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第一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出现多极化趋势

3、理想中的世界格局: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联合国在世界上真正起到发展经济、促进和平的作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所有国家、民族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利;世界人民和平共处,政治谈判成为解决一切争端的唯一方法;人类不再有战争,让世界充满爱。

4、两次世界大战

 = 1 \* GB2 两次大战: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 2 \* GB2 两次大战不同点的比较。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产生了巨大矛盾而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因为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萧条,社会动荡,德、日为转嫁经济危机的恶果建立法西斯政权后而发生的。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掠夺战争,是非正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法西斯势力,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诞生了一系列欧亚民主政权。大战期间,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为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战争教育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

⑶中国在两次大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1917年对德宣战,加入了协约国集团是参战国之一,结果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正式要求被拒绝,帝国主义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给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成员国,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结果中国收回了被日本割占半个世纪的台湾。

⑷两次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一战”:帝国主义忙于欧洲战争无暇东顾,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起了五四运动,中国革命从此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为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二战”:二战期间,中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大战中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作出了巨大牺牲,直接、间接损失巨大;二战结束后,由于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为控制中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1946年导致中国内战全面爆发。

⑸大战给我们的启迪: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②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③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④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最大启示:人类应在对付共同挑战的时候,应该团结一致。

⑹怎样避免战争: = 1 \* GB3 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 2 \* GB3 加强世界各国各领域的合作,缩小各国间的差距; = 3 \* GB3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联合反对、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 4 \* GB3 警惕法西斯势力的抬头; = 5 \* GB3 通过协商和平等对话解决地区和民族冲突。

5、重要国际会议:1919年巴黎和会;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1938年慕尼黑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

6、重要国际组织

政治组织:联合国(UN.1945年);经济组织:欧盟(EN.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1989年);世界贸易组织(WTO.1995年)。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

对峙集团:一战时(19世纪—20世纪初):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二战时:德、意、日结成轴心国集团(1937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942年)。二战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华沙条约组织。

探究运用

1、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三次大变动,指出这三次变动出现的时间和标志,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基本特征。结合史实说明每次变动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如何?

    三次变动:①第一次,20世纪一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寒-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它分别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和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经济秩序,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分割世界的新体系。②第二次,20世纪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它的基本特征是美苏两极格局。③第三次,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苏两极格局解体,世界进入新旧交替,向多极化过渡的时期,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指美国,多强指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

    中国在每次变动中的地位:①第一次: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条”遭拒绝;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共同控制和支配之下。②第二次: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1945年联合国成立, 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③第三次: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防实力提升,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力量之一,因而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一员。

2、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苏联解体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呈现这种变化?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基本特征:二战后,形成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其基本特征是美苏两极格局。

    国际关系格局变化:①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彻底瓦解;②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向多极化过渡的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局面。一超指美国,多强指欧盟、日本、俄国和中国。

    原因:苏联解体后,美成为唯一的超极大国,美、日、欧、中、俄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影响: ①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缓和,世界性战争威胁减少,但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②当前国际进入一个新时期,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方面,联合国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