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人民群众的斗争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课时练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四川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
资料版本: 人教版(上)
章: 第三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节: 第二课 欧洲中世纪与基督教文明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16 18:00:50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一、抗争史

                        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

1、人民群众的斗争   1898——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第一次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为国捐躯。

                           左宗棠收复新疆(19世纪70年代)(1884年设新疆行省)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中,邓世昌以身殉国。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要求抗日。

                           1938年,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

                           1940年,八路军的百团大战(彭德怀)

3、学生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工人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近代各阶段的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

1、农民阶级的探索——旧式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武力”救国)

2、地主阶级的探索——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1)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林则除:中国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

2)地主阶级洋务派(实业救国)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人物:奕(中央),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洋务运动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成立海军、兴办学堂,培养人才。

                     失败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评价:未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

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作用。

                     性质:没有触及封建统治根基的地主阶级的自强运动。

3、资产阶级的探索——

1)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行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维新救国)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戊戌变法   主张:自上而下的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挽救民族危机。

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授,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启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2)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救国)

                    代表人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纲领:以“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     结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

3)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文化救国)

                    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等

新文化运动     主张: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进行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作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

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授奠定了基础。

5、无产阶级的道路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代表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革命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创建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建立农村

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消灭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意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

启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救中国。

三、知识补遗

1、中国人民反帝反封的主要史实

(1)1911——1912年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2)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中华民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同仇敌忾,英勇抗战,八年抗日取得了胜利,扭转了近百年来反帝屡败局面。(3)解放战争: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卖国独裁政策,国内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殊死斗争。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渡江战役摧毁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

2、中国的近代化过程。

中国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的过程。其主要表面在三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三是政治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变化,其核心是工业化,中国近代化曲折发展可以分成三步曲:(1)中国近代化的启动---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近代化的发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开始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相结合。(3)中国近代化深入--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学习的历程由器物层面(西方技术)转入制度层面(西方民主)再转向文化层面(西方先进文化)。

中国近代化带给我们的启示:第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实现近代化(现代化)的首要前提;第二,重视科教兴国,改变知识结构,培养技术人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核心;第三,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第四,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是实现近代化(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历史前提;第五,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富国强民的必然选择。

3、近代先进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抗争。

抗争:(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平均地权)、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2)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3)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变法自强);革命派(民主派)——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结果: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都没改变中国“双半”社会性质。

结论:旧式农民战争,不能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强运动及资产阶级的改良方案与民主共和国方案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行不通;农民阶级、地主阶级都不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都缺乏先进理论指导;都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都不能把苦难深重的中国引向光明。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