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目录导航
[编号: ]国共合作及主要成就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教案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四川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
分类: 初中竞赛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16 18:11:07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国共合作及主要成就  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1937—1945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成就:第一次:创立了黄埔军校,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第二次: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国共关系发展特征   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

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国际环境和国际势力的影响等。

国共两次合作异同点    = 1 \* GB2 相同点。 = 1 \* GB3 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都由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 = 2 \* GB3 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 2 \* GB2 不同点。 = 1 \* GB3 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 = 2 \* GB3 政治基础不同:前者要打倒北洋军阀,后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 = 3 \* GB3 作用和结果有异:前者保证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国共关系历史思考    = 1 \* GB3 国共两党代表不同利益的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 2 \* GB3 两党分裂和内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 3 \* GB3 事实说明,“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 4 \* GB3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该真诚合作、精诚团结,以民族利益为重,这样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有新的希望。

国共关系与台湾问题(见关键词“祖国统一”)

关键词6:三农问题

中国古代“三农” ①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②汉代开始“农本”思想占主导地位,统治阶级轻徭薄赋,让民休息,抑制土地兼并,注意发展生产,重视水利建设,改进生产工具,推广农业技术,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三农”  ①农民阶级——太平天国,提出天朝田亩制度(绝对“平均主义”:平均土地,平均分配),是一种空想;②资产阶级(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主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关注民生;③无产阶级:A.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根据地进行了“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政权;B.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在敌后革命根据地开展“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改革;C.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解放区实行彻底的土改,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中国现代的“三农”  ①1950年,中共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到1952年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②1953年—1956年,中共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集体化道路,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④2003年开始,减免农业税,减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⑤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

新中国成立至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①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科技兴农;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③合理解决农民负担,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④农业经营方式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⑤推进现代化农业;⑥政府加大对农业投入(水利)。

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理化建议  ①减轻农民负担;②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③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水利、饮水、道路等)建设;④重视农村教育和医疗,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⑤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政权建设;  = 7 \* GB3 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8 \* GB3 保护农村耕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 9 \* GB3 只要能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都可以。

关键词7: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中外著名改革:

中国著名改革:古代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封建性改革);近代: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革);现代: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世界著名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罗斯福的新政(资产阶级改革);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巴尔戈乔夫改革(社会主义改革)。

19世纪晚期中日两国的资产阶级改革比较。

    明治维新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中日两国改革的异同点相同点:①从背景上看都是落后的封建国家,资本主义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都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②从性质看,都是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不同点:①从背景(国际环境)看,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遭受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程度不深;戊戌变法产生于1898年,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②从结果看,明治维新成功了,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日本改革成功的启示:必须大力引进外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设备,坚持对外开放;必须大力倡导科教兴国,努力发展教育;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与社会环境。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深化改革,重视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加强金融监管力度,防止金融风险。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促进再就业工程。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等。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作用:只有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19世纪中期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为时代潮流的根本因素  工业革命的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欧美一些主要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获取政治上的权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维护其利益。

19世纪中期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积极意义   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