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事迹
|
认识(启示、感悟)
|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
|
林则徐虎门销烟
关天培虎门抗英
|
1、 近代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2、体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涌现了不少民族英雄。3、农民阶级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不能挽救民族命运,但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
甲午中日战争
|
邓世昌抗日殉国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
近 代 化 的 探 索
事件
|
口号
|
领导力量
主要人物
|
思想基础
|
背景
|
主要
内容
|
历史作用
|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
自强求富
|
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
之洞
(地主阶级)
|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 夷”
|
太平天国运动和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外交困
|
前期:军事工业
后期:民用工业(八下28-29)
|
1、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诞生了一批中国近代企业;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戊戌变法
(1898年)
|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
康有为,梁启超
(资产阶级维新派)
|
严复启蒙思想的宣传
|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政治,经济,文化,言论,军事(八下33)
|
1、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2、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参与政权。3、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民族觉醒。4、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
辛亥革命
(1911年)
|
民主共和
|
孙中山
(资产阶级革命派)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
武昌起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1、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
新文
化运动
(1915年)
|
民主科学
|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进步知识分子)
|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
前期:“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八下41)
|
1、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启示、感悟)
1. 近代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爱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的近代化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并呈现出逐渐深入的特点,从学习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先进的思想文化。
3.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实践证明,中国近代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由于它们的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不能救中国。
4.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体现了中国人民勇于探索、顽强斗争的精神,在民族危难时刻,能勇于承担起民族的使命和历史的责任。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爱国运动
①背景: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②P.46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③P.46时间和地点:1919年5月4日 北京
④P.46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
⑤P.47经过概况:五四运动以6月3日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北京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力,主要是学生的罢课斗争;后期以上海为中心,以工人为主力,形成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
⑥P.47结果: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⑦P.47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中国现代历史的开端。
⑧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二、★★P.4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7 .23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
(1)条件: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2)P.48主要内容:
① 确定党纲和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③ 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3)★★P.4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11课 北伐战争
一、P.50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阶级矛盾的激化;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的创立以及国民革命军的建立,为北伐准备了条件。
二、P.50黄埔军校的建立(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①P.51开始:1926年。
②P.51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③P.51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④P.51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⑤P.51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⑥P.51先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铁军”)
⑦P.51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4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四、胜利进军的原因:
(1)根本原因: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其它原因: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民群众的支持;北伐军的浴血奋战等;
五、P.5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性质)
六、结果: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七、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