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名言。这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强烈的( )
A.军国主义情绪 B.霸权主义情绪
C.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D.乐观主义情绪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火药”“剑”“武装的人民”都是战争的必需品,因此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强烈的军国主义情绪。
2.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和伤亡情况:
战役
|
双方投入兵力
|
双方伤亡总人数
|
马恩河战役
|
152万人
|
35万人
|
凡尔登战役
|
112个师
|
70多万人
|
索姆河战役
|
150个师
|
130多万人
|
上述材料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科技应用于军事使大战充满了危险性
B.一战消耗巨大且伤亡惨重
C.一战陷入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D.两大军事集团都对战事有些力不从心
解析:选B A、C、D三项的阐释无法从题干材料中体现出来。
3.下面两幅图片均是美国一战中的宣传画,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
①战时,妇女大量加入生产,为前线做了巨大的贡献
②战争的血色残酷里,白衣天使们是生命的希望
③随着妇女活动范围的扩大,战争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④美国为了谋求世界霸权,不惜牺牲妇女的利益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C 用排除法比较简便。不惜牺牲妇女利益来谋求世界霸权的说法不准确,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4.1918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一名德国中学历史教师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历史哲学名著《西方的没落》。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西方的没落”中的“西方”应该是指( )
A.英国、法国、德国、奥匈
B.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C.英国、法国、德国、俄国
D.英国、法国、德国、日本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西欧国家带来灾难,一些国家被削弱,依据所学知识,主要是英、法、德、奥匈等国。
5.一位国家领导人在巴黎和会开幕词中尖锐刻薄地讽刺德国“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他主张“掏空德国人的腰包”。这位领导人是( )
A.美国总统威尔逊 B.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C.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D.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解析:选C 题干材料表明,该领导人所在国对德国有刻骨的仇恨,并主张坚决严厉制裁德国,宰割德国,这代表了法国的主张。
6.对右面漫画中反映的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
A.国际联盟在巴黎和会上诞生
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
C.美国无法实现操纵国际联盟的计划
D.国际联盟不能维护战后和平
解析:选C 美国原本希望通过国际联盟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但由于英法的反对,其目的并没有达到,美国并没有加入国际联盟,美国的希望破灭。
7.《五国海军条约》第十一条规定:“各缔约国保证不取得、不建造和不定造在主力舰和航空母舰以外、标准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战斗舰。”这一条款( )
A.明确限制了五国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B.旨在限制五国以外的国家的海军力量
C.暂时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上的争夺
D.给缔约国发展中小型战斗舰提供了依据
解析:选D 根据条款的内容可知,它所限制的并不是主力舰和航空母舰,而是这两种舰只以外的战斗舰;该条款限制的只是这种舰只的大小,而没有限制它的数量。因此,这就给这些国家大量发展中小型战斗舰提供了方便。
8.下列对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的签订评价不当的一项是( )
A.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和约》的较大调整
B.促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
C.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促使德国完全摆脱战败国地位成为政治大国
解析:选D D项说法太绝对,《洛迦诺公约》并没有使德国完全摆脱战败国地位成为政治大国,符合题意。A、B、C三项均符合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