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第三课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吉林
年级: 必修一
学科: 历史
资料版本: 人民版
章:
节: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26 10:30:17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第三课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一、中华民族的觉醒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封建统治思想还根深蒂固。 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已深深影响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

2)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举起“科学”“民主”的大旗,号召青年争取自由平等,以科学的方法认识新事物。

3)代表人物及贡献: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胡适----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还试做白话诗

      鲁迅 --《狂人日记》         李大钊----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4)内容:①提倡民主和科学②全力批判儒家学说,打倒“孔家店”

③提倡白话文 ④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5)意义:唤醒民众,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促进了中国人们的觉醒。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极大地破除了封建主义思想的束缚,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促使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五四运动:

  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②过程:191954日,北京大学等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集会——举行示威游行——火烧赵家楼——北洋政府镇压。——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地人们纷纷响应。

  ③初步胜利:北洋政府最终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④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因为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⑤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密不可分,都为中华民族的觉醒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后期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二、历史性的转折:

 1、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先进知识分子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②向俄国学习,走革命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党成立的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第一个 陈独秀 1920年 上海)

3.党的成立:

  (1)中共一大:19217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

   内容:决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确定党的重点工作是开展工人运动。

  (2)中共二大: 上海

   内容:①最终奋斗目标: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②近期奋斗目标: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要组成民主的联合战线。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走上了新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新的表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三、从北伐战争到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1、第一次国共合作:

  (1)过程: 中共三大:1924年,广州  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一大:1924年,广州  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共产党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2)成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北伐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2.北伐:

①目的:1926年,为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

②迅猛发展:共产党人的勇猛作战,叶挺第四军独立团赢得“铁军”称号

③胜利发展的意义:极大鼓舞了工农大众,推动了国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国内军阀,也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④结果:由于蒋介石背叛革命,北伐失败。

3.中国共产党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南昌起义:192781  南昌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

        意义: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②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8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9月,毛泽东在江西、湖南交界的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中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最大、最巩固的。

(这些革命根据地都分布在各省的交界处,那里敌人力量薄弱,革命基础较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些地区农特产比较丰富,便于筹集粮食,所以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存在与发展)。

4.长征:1934——1935年,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了新的根据地。

5.遵义会议:1935年初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影响:从此,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最终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意义: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