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西藏碉楼:
① 外墙厚实高大的收分石墙楼层,内为密梁木楼层,楼层用土面层
即,在木梁上密排楞木,再铺一层细树枝,其下再铺20cm的拍实土层,屋顶
也为拍实土层,厚30cm
② 碉房民居3种形式:
◆ 实体式:依山而建,高3层
◆ 天井式:布局紧凑,造型严整
◆ 廊院式:主房前接建一圈廊子或廊屋,围合成或大或小的廊院
8、傣族干阑式住宅:
◆ 主要用于潮湿的山水或水域
◆ 作 用:
① 避免贴地潮湿
② 有利于楼面通风
③ 防避虫兽侵害
④ 便于防洪排涝
9、苏州住宅:
? 手法多样,多数有园林、典雅、纤丽和精致
? 主要体现在“轩“的作法
轩 ——? 由于房屋高大,外面为整屋面,而里被划分为两个内顶面,使室内高度不至过高
? 进入正式房前有一个相当于廊的顶部做法,以解决房过
高大后起到空间分隔作用
10、新疆“阿以旺”:
⑴ 所谓“阿以旺”,即是一种带有天窗的夏室(大厅),中留井孔采光,天窗高出屋面约40~80cm,供起居、会客之用,后部做卧室,也称“冬室”,各室也用井孔采光。
⑵ 特 点:
① 外墙普遍不开窗,屋顶均为平顶,空间组合不受外墙和屋顶的牵制,平面布局灵活,纵横自由延伸
② 以阿以旺为中心,通过天窗采光,是全宅最亮、装饰最讲究的房间
③ 居室分夏室(外室)、冬室(内室),夏室面积大,靠近阿以旺,通风采光好,冬室面积小,很封闭靠屋顶则开小洞通风
④ 空间组合没明确的轴线和对称要求,无规定的朝向,居室布置灵活无上房、下房;正房、偏房之别
⑤ 常在宅内设“阿克赛乃”,即将部分屋顶敞开,形成局部露天的房间,类似闭合的室内天井院
⑥ 结构为木柱,梁枋加斜撑承重,铺密椽平顶
11、蒙疆毡包:
① 搭建方便,构造简单、轻便
② 毡内地面为防潮湿,铺沙一寸或铺干粪一层,上再铺皮垫、毛毡
③ “金银包”——由于高原地区多风,故墙厚瓦重,住宅外围用厚实的土坯砖或夯土建筑,或用外砖内土,称“~”
④ 骨架3种构件组成:
⑴ 栅栏墙架:用木条作成斜格状网架,可拉开也可合拢
⑵ 顶 圈:木制的直径约1~1.5M的圆圈,圈上钻一列孔眼,圈内凸起两对或三对弯杆,使顶圈呈穹隆状
⑶ 撑 杆:
一端弯成弧形的细木杆,长约2~3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