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目录导航
一轮基础复习
高一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二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三 |
人教普通版(全一册)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必修一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二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三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选修1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2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3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4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5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6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二轮专题复习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演变及发展 民族融合 中国古代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管理 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 西藏地区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史 晚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外交 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演变及与主要世界大国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宋王安石变法 忽必烈改制 张居正改革 中国古代变法改革的综合认识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 先师孔子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经济重心南移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赋税制度 孔子与老子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儒家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的汉字与书法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的戏剧 中国古代史学 历史与历史重现 人类的起源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二里头文化与三星堆遗址 玛雅文明和非洲文明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非洲和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 遗产代表和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鸦片战争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抗日战争 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近代前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及斗争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祖国的统一大业 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的多边外交活动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维新变法运动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洋务运动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 西学东渐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罗马法 关于东西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雅典城邦的兴起 梭伦改革 克利斯提尼改革与伯利克里改革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德意志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拉美独立运动 欧洲宗教改革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英雄甘地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第三世界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华盛顿体系 近代以来至20世纪上半期国际关系中心的转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联合国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重要的国际会议 重要的国际组织 世界大国间的双边关系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市场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大萧条” 罗斯福新政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阶段特征和发展概况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色彩 启蒙运动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生物进化论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世界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文学的繁荣 美术的辉煌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影视艺术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英、法、美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晚明科技群英 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地质之光”李四光 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20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三轮综合复习 |
三轮综合专题 最新模拟检测试卷
特别专题与汇总 |
高考历史指导 高考历史相关汇总专题
[编号: ]第十六课 辛亥革命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教案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内蒙古
所属阶段: 三轮综合复习
学科: 历史
专题/考点:
上传用户: 家教网0914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9-16 17:18:40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第十六课 辛亥革命

一、原因: 1、根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矛盾)

           2、直接: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挽救危机的骗局(阶级矛盾)

二、革命准备工作

 1、组织基础

  ①1894年,兴中会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

【重点问题突破】三民主义解析

1)内容:

  ①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②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推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

   (比维新派的兴民权的思想先进:民主共和国比君主立宪先进)(解决了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资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2)评价:

  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①三民主义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④推动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大汉族主义。

          ②没有提出反帝目标。

          ③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1)内容: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②要不建立共和政体(根本不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

 2)作用: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3、军事基础:武昌起义前最著名的起义:黄花岗起义。

 4、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武昌起义

 1、概况:191110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在武昌发动起义。

 2、结果: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3、意义: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四、中华民国成立

 1、标志:19121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归全体国民所有(实质: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

            ②国民一律平等,享有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

            ③ 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为了限制袁世凯)

 2)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五、袁世凯夺权

 1、原因:帝国主义支持

          ②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软弱与妥协

          ③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

 2、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

   ③袁世凯接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19122月,清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政府统治的结束。

 41912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

六、失败原因: 1、主观(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模块四点)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七、评价

1、积极: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局限性: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半封

           的社会性质。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