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教案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山西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历史
资料版本: 人教版(上)
章:
节:
上传用户: 家教网0914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9-16 18:23:06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知识总结

时间

成就

意义

1964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加强了中国国防能力;为和平利用核能打下基础。

1964

自行设计制造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1970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20031015

载着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973

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200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杂交水稻之父;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1983

“银河I号”计算机

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人工合成蛋白时代。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阶段

背景

成就或表现

“双百”方针的内容

提出(1956年)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变化;
三大改造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为让知识分子发挥更大作用。

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杨沫《青春之歌》等

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曲折(文革时期)

左倾干扰,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革的到来

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进行了批判:如王蒙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寓言诗《蝉的歌》,电影《早春二月》。

文艺的春天(新时期)

文革结束,新时期到来,党总结教训经验,清算了极“左”倾路线;“双百”方针的贯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主题的“反思文学”和“伤痕文学”;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进入21世纪,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多样化,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过程
  (1)教育奠基(建国后):人民教育奠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2)文革中的教育:一片混乱,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
  (3)教育复兴(新时期):恢复高考(1977年)、科教兴国、三个面向、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

方法总结
  运用图表法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建立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