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知识总结
|
时期
|
著作
|
主要活动和思想
|
探
索
|
五四时期
|
|
在北平,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回湖南,创办《湘江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
中共创建到国民革命
|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提出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
土地革命时期
|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形
成
|
抗日战争时期
|
《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
《论联合政府》
|
创造性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抗战胜利前后,毛泽东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45年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发
展
|
全国革命胜利前
|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
|
工作重心转移;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
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
|
规定了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
新中国成立后
|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4、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形成过程:
过程
|
主要理论
|
其他理论
|
1978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
1982年中共十二大
|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1987年中共十三大
|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系统概括。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
|
1992年中共十四大
|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97年中共十五大
|
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
(2)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2年,“十六大”将“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方法总结
学习本单元,主要注意以下线索:
1、注意把握一条线索:20世纪以来中国四大思想理论成果,他们引领着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航向: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2、注意要把四大思想理论成果与对应的革命和实践活动相联系,理解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
3、对中国共产党理论成熟的过程要有一个清楚的线索: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4、注意一些重要问题的区别:
例1: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
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
|
新三民主义
|
民族主义
|
反满清贵族统治
|
反帝;反封建
|
民权主义
|
笼统空洞
|
民权具有普遍性(授予一切反帝反封的个人与团体自由和权利
|
民生主义
|
平均地权
|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
例2: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
新三民主义
|
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
没有提出彻底土地革命纲领。
|
民主革命完成后,还由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
民主革命阶段只是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
具有人民性和革命彻底性
|
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
5、深刻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需要思想的不断解放,需要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