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1)农业 余粮收集制
(2)工业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3)商品 禁止商品贸易
(4)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
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作用
内容:
(1)农业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 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采取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品 允许自由贸易
(4)分配 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谢的工资制
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认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由于战争的破坏和自然灾害,使苏俄出现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工农联盟,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有必要实施新经济政策。
二、“斯大林模式”
列举“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1)经济上: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计划就是法律”;
(2)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大清洗运动。
三、苏联的改革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1)经济上:
①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主要措施有三点:
Ⅰ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Ⅱ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Ⅲ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
②工业体制改革,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2)政治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2.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四、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后政治
主要内容:
(一)经济改革: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战略”,困难重重,难以奏效。于是将改革的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二)政治改革:
1.内容:
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②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后果: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使整个社会处于失控状态。政局不稳、思想混乱、民族问题严重、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