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目录导航
[编号: ]1914年北洋军阀将领马良提倡“国粹体育”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课件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新疆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历史
分类:
上传用户: 家教网0914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9-24 17:49:24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材料三  民国初年曾围绕武术出现了一场争论。1914年北洋军阀将领马良提倡“国粹体育”,编订《中华新武术》教材,并设立武术等级佩剑制,以宣扬武德,该教材后被国会定为学界必学的“中国式体操”。鲁迅在《新青年》撰文,认为武术中有“扶乩(一种占卜方法)打拳那些鬼画符的东西”,最终还会堕入“枪炮打不进”的愚昧境地。他说“有几个自己高兴的人,自在那里投师练习,我是毫无可否的意见;因为这是小事。现在所以反对的,便在教育家都当作时髦东西,大有中国人非此不可之概”。北京体育研究社提出“旧有武术……不过为个人身体之活动,教授方法既乏研究,施诸团体教练,或加入学校课程,倍觉困难”,主张打破师徒相传、门户森严的局限,用现代体育理论改进武术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孙中山支持普及武术,他针对将武术作为废物抛弃而盲目崇外的看法提出:“我同胞居此竞争剧烈之时代,不知求自卫之道,则不适生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解读这场对武术的争论。(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

示例:(14分)

争论各方的出发点不同:

     马良为推广传统体育文化,推广武术;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揭露传统武术存在的弊端,反对将武术强制推广到学校,认为其违背了民主、科学的潮流;

      北京体育研究社:主张用近代科技成果改造武术,克服传统武术的陋习;

      孙中山:从抗敌保国的角度,肯定了武术的价值。

上述材料说明:20世纪初的中国,存在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对武术的争论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受到当时思想解放运动和政治斗争的影响。

【解析】先找出争论中的代表人物(或派别),再捕捉、提炼并概括其主要观点;该题难点在总的评议部分,这主要考查考生在逻辑思维、分析总结和准确完整归纳有效信息的综合素养能力。

【考点】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与科技文教·教育事业的发展;·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9(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风俗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节日习俗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春节已有4千年历史,许多习俗在先秦时已出现。春节正值一年农事活动全部结束,人们祭祀神明,祈愿福佑。同时也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清明节正值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同时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时刻。中秋节起源于西周,当时人们在秋收之际,拜谢月神和土地神的庇护。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合家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腊八节源于先秦时,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

1)中国古代的节日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政治、经济的某些特点。请依据上述材料进行论述。(8分)

【答案】西周开创的宗法制,逐渐形成了重伦理、尊祖敬宗的特点。春节、清明节、腊八节都要祭祖,春节和中秋节都以家庭团圆为重。(4分)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深的烙印,大部分节日的时间设定都与农业生产的节气相伴,中秋节和腊八节还有祈求或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4分)

【解析】本题突出了2014北京高考文综试卷的一大趋势,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该题主要对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进行了考查,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该题的切入点,从而考查西周的宗法制、中国传统经济等主干知识。依据题的要求从两个方面“古代政治”“ 古代经济的”分别作答,答案基本上就在题干所示材料之中。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土地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传统经济;古代中国的政治·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宗法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40(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51年法、意、西德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它改变了不触及国家主权的松散的合作方式,而是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机构,有权决定煤钢生产的价格、原料的分配,对违反规章的企业进行处罚。后来荷兰等国提议将联合扩大到电力、原子能、交通等领域,几经磋商,到1957年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

1)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合作的特点及其影响。(10分)

【答案】

特点:并非单纯的政府间合作,而是建立起超国家的机构管理各国生产,合作的范围从一个领域扩大到多个领域。(4分)

影响: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西欧经济的繁荣。新的合作机制为经济区域集团化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西欧的联合,促进了法德的和解,也为以后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条件。(6分)

【解析】该题旨在考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时间限定在“20世纪50年代”,领域为“经济合作”,答题项为西欧经济合作的“特点”、“影响”两个方面。

解答时,关于合作的“特点”可以结合所给材料,可以从合作方式、合作范围两个方面进行提炼、概括、总结。

关于”影响”一项可以从化解矛盾、提高国际地位、摆脱大国控制、促进经济发展、欧洲一体化、推动世界多极化、区域集团化等方面去总结即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加强·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