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饮食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历史的变迁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新疆
学科: 历史
分类:
上传用户: 家教网0914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9-24 17:59:13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372014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36分)饮食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历史的变迁。

盐自古被称为“食肴之将”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为相,为适应诸侯争霸需要,致力于富国强兵,规定盐资源属国家所有,民制之盐须交官府尽数收购,由官府运销。

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百姓自由开采售卖食盐,官府从中征税。

汉武帝时期鉴于诸侯王国以经营盐业自富,盐商富累巨万,改为产、运、销完全官营,于是国库充实,民不益(增加)赋而天下用饶。

隋朝和唐朝初期,实行轻徭薄赋,通盐池、盐井之利与百姓共之,既不行官卖,又免征盐税。

唐朝后期因安史之乱,财政陷入困境,对盐业进行改革,政府统一收购盐,就地在盐场征税后批发给盐商,任其自由销售。

明朝实行纲运法,官府指定少数资本雄厚的商人,在向官府交纳盐款后,拥有收购和销售的特许专营权力。这对后来徽商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清朝为打破徽商对盐业的垄断局面,于1832实行票盐制,规定无论什么人,只要按章纳税,即可领票(经营食盐的凭证)经营。

1)请阅读上表,对盐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分类(写标号)并说明理由。并概括影响盐业政策变化的因素。(12分)

【答案】(1)阶段和理由(阶段划分清晰并言之有理即可得4分)

②④:民间自由产销。   ①③:官营      ⑤⑥⑦:官商合作、官督商营

因素:政府财政状况,国力的强盛,统治的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商人对统治秩序的威胁,统治者的个人因素。(8分)

【解析1)该题以“中国古代盐业的发展”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即手工业(制盐业)发展状况、经济政策的调整。

该题第一个答题项为“对盐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分类(写标号)并说明理由”,解答该问的关键在于看准分类的依据与标准——经营管理方式,即是民营、官营还是官商合营,因为是在中国古代当然没有(中外合资),找准标准以后分类自然就容易了。

该题第二个答题项“盐业政策变化的因素”:可对所给材料中的具体原因进行提炼、概括、抽象总结归纳得出。如:

……为适应诸侯争霸需要,致力于富国强兵……

……变法,奖励耕战……

……鉴于诸侯王国以经营盐业自富,盐商富累巨万……

……初期,实行轻徭薄赋……

……因……之乱,财政陷入困境……

明朝实行纲运法……

……为打破徽商对盐业的垄断局面……

     富国强兵的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整、稳定(巩固)统治的需要、政府财政状况好坏、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统治者的个人因素等等。

意大利从14世纪开始,(宴会上出现了)主菜和甜点之间的中间菜。宾客们利用上菜的间隔,进行一些轻松的谈话,同时品尝菜单上没有的菜,这使得厨师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成为让宾客惊呼的一道风景。中间菜以量大和品种丰富著称,中间菜还把食品和不能吃的装饰混搭在一起,装饰是画家和雕刻家精心创作。有一些中间菜成为完全人为的场景设计,需要艺术家的本事和演员的配合。在著名的“锦鸡福宴”上,中间菜就是一出神秘剧,有演出和对话,取材伊阿宋的故事(古希腊神话)。而教会对中间菜一直持强烈的批评意见,认为大吃大喝和亚当夏娃的罪孽有关,并批评不该采用异教徒的题材。在某种意义上,中间菜是文艺复兴这段“插曲”的前奏。                          ——摘自《权力的餐桌》

2)概括中间菜的特点,并谈谈你对“中间菜是文艺复兴的前奏”这一观点的理解。(12分)

【答案】(2)特点:在菜单规定之外,是厨师个性化的创作;量大并品种丰富;与艺术作品混搭在一起;配以文艺表演。(6分)

理解:中间菜不再受教会禁欲主义思想的限制,使宾客充分体会到美食和文艺的现世享乐,甚至采用了异教徒的古希腊文化,同时也展现了厨师和文艺家的个人才华。这与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以人为中心、摆脱神学束缚的思想相符。(6分)

【解析2)该题以“中间菜”为切入点,考查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第一小问“特点”可以直接从原材料中提取,比较容易,如“……厨师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量大和品种丰富……把食品和……装饰混搭在一起……人为的场景设计……有演出和对话……”

第二小问对“中间菜是文艺复兴的前奏”这一观点的理解:该问有一定的难度,需对所给材料进行抽象总结归纳,但如果抓住该题的题眼就可迎刃而解。

首先要抓住该题中的关键词(题眼)“文艺复兴”,而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价值等。从而从所给材料中找出与之相关的信息即可。

宾客们利用上菜的间隔,进行一些轻松的谈话……教会对中间菜一直持强烈的批评意见,认为大吃大喝和亚当夏娃的罪孽有关——从中可以看出中间菜已经突破了教会对禁欲主义的限制,充分体现了宾客对现世享乐的追求,                 

演出和对话,取材伊阿宋的故事(古希腊神话)……(教会)批评不该采用异教徒的题材——表明宾客借助古希腊文化,满足自身需求。

利用中间菜厨师和文艺家充分展现自己的个人才华,也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最后归纳出:以上种种都与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以人为中心、摆脱神学束缚的思想相符。

鸦片战争后在上海等地出现了西餐馆,但是连“开眼看世界”的一批中国人都对其评价不高。国人认为西餐腥膻生冷,还有“野蛮之风”。郭嵩焘出使英国,曾携夫人“仿行西礼,宴请英国绅商士女”,国内攻击他“令内眷入席陪宴,有失体统”。到民国初年, 吃西餐开始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人虽吃不惯却仍对其感兴趣, 这与中餐馆存在的问题有关……西餐让中国人耳目一新,《清稗类钞》(1916徐珂所著)对此有详细描绘:“席之陈设,男女主人必坐于席之两端……及进酒,主人执杯起立(西俗先致颂词,而后主客碰杯起饮,我国颇少),客亦起执杯……进点后,可饮咖啡,食果物,吸烟(有妇女在席则不可)”。据说清华大学校长还对出国前的留美学生进行吃饭培训,包括如何保持优雅和安静。与此同时,一种既能像西餐一样显示格调和品味,又不违背华人口味的餐馆应运而生,其中以上海锦江川菜馆最为著名。

——摘自《近代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西风东渐——衣食住行的近代变迁》

3)结合时代背景,解读材料所述的社会现象。(12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3)示例:(12分)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设,使西餐开始在中国出现,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口味和饮食文化,中国人没有广泛接受西餐。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近代教育的发展,辛亥革命推动的思想解放,到民国时期人们开始接受西餐中平等、尊重妇女及文明优雅的礼仪,并以此改造中餐。由此说明,外来文明的传入,很难被全盘接受,必然是吸收与排斥并存,以及各种文明的交融。

【解析3)该题为解读类主观题,社会现象以“西餐的传入演变”为切入点,解答时要求先理出西餐传入、国人对其态度变化、西餐的演变等方面解读即可。西餐的传入中国后大致经历了最初被抵制(不被认可)——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中西合璧;从原因上看可以从列强的侵略、西方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的传入、国人原有的习俗、教育的发展、思想的逐步解放等方面总结即可。从实质上看实际上是两种文化的相互碰撞、渗透、影响的结果。

弦外音:中国近代其他中西合璧问题(与该题相似的问题或现象)

宗教上: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思想上:洋务思想、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经济上:欧风美雨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近代化进程上: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法律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政府机构:总理衙门、外务部

服饰:中山装等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