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广西
学科: 历史
分类:
上传用户: 家教网0914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10-12 18:01:49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26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       教育、新闻出版社的发展

1、教育的发展。

1)发展过程。

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③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④1901年,清政府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⑤1903年,清政府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⑥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⑦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1)       影响: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报刊。

①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②表现: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③影响: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2)出版机构。

①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上海创办,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②新华书店: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③其他: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近代有影响的出版机构。

1、  误区警示:对科举制的认识模糊。

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唐朝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它是我国古代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大批人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到了明朝,科举考试盛行八股文,选拔出来的所谓佼佼者,越来越不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大量真正的人才被埋没,科举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清朝末年,科举制成了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随着封建制度走向衰败,科举制度也走到了尽头。1905年,清政府不得不宣布将它废除。

2、  相关链接:《申报》前后总计经营了70多年,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广泛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在中国新闻史和社会史研究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1949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

3、  思维延伸:上海大事知多少(近代)。

1)《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2)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

3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4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619196月初,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71921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81937813日,日本发动了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

二、       文学艺术的发展

1、文学。

1)代表人物及作品:20世纪初以后,比较著名的有鲁迅的《狂人日记》《阿

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

2)鲁迅的作品及特点。

①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②《阿Q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③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

2、绘画。

1)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

2)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宏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3、音乐。

1)背景: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2)音乐家

①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其中由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②洗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4.照相和电影。

1)传入: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2)电影拍摄:早期的电影只有影像,没有声音,称为无声电影。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3)著名影星:赵丹、周璇等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为人们留下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5、温馨提示:《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里,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6、相关史事:1905年,适逢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忽然触发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电影的灵感。他将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的若干片段拍摄成电影。这部电影在前门大观楼放映时,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百代公司为谭鑫培灌制了七张半唱片,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艺术资料。

 

知识拓展:保持民族气节的艺术老人——齐白石

齐白石是本匠出身的民间画师,经过辛勤努力,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国画艺术大师。

日军占领北平后,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他在大门上贴了一张纸条:“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尽管如此,日伪汉奸仍不断前去骚扰。齐白石在大门上贴上“停止卖画”,表现了这位艺术老人的民族气节。恼怒的日伪汉奸没收了他的存款,扰乱他的画室。但齐白石没有被吓倒。他借画抒发自己的苦闷与义愤。他在《群鼠图》上题句:“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他又在《螃蟹》上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方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