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页——>>资源平台——>>历史——>>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港澳台页面)
历史 初中同步 中考 高中同步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考 学科竞赛 自主招生 其他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目录导航
一轮基础复习
高一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二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三 |
人教普通版(全一册)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必修一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二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三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选修1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2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3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4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5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6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二轮专题复习 |
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必修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必修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必修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必修1--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必修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必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必修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必修2--新航道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必修2--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必修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必修2--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必修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必修3--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必修3--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必修3--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必修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三轮综合复习 |
三轮综合专题 最新模拟检测试卷
特别专题与汇总 |
学业水平测试考前指导 学业水平测试相关汇总专题
[编号: ]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课件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港澳台
所属阶段: 三轮综合复习
学科: 历史
专题/考点:
上传用户: 家教网0914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10-16 13:08:53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19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知道:

1、 中国共产党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标志是:1956年,毛泽东做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2、 三面 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3、 八字方针:1961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由此,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

4、 中共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现代化的任务:1965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全国人民要努力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 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理解:

1、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①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②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 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③在经济发展上,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 前进的方针。

2、 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认识:

优点:反映了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状况和求强求富的强烈愿望。

缺点:①超越了历史发 展阶段,②过分夸大个人主观意志的作用,③忽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④导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1  文 化大革命

知道:

文化大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与标志:

1)开始:19665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

2)结束:1976106日, 粉碎“四人帮”的胜利

22  伟 大的历史转折

知道:

1、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解: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广大干部群众期盼 拨乱反正,但“两个凡是”指导方针的提出,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徘徊局面。②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认为要全面拨乱反正必须解决思想路线问 题,提出必须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2)开展:1978511日,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明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 “两个凡是”,随即全国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意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打破个人崇拜 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对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的拨乱反正,产生了巨大影响。

运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 开:197812

2)内容:①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①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 大转折。②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③全会的改革开放决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