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目录导航
[编号: ]唯物论相关问题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港澳台
年级: 高三
学科: 政治
资料版本: 沪教版
章:
节:
上传用户: 家教网0914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10-20 18:00:04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唯物论相关问题

1.世界本原是物质的(理解)


  一、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总之,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物质和意识关系(理解)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一: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这一物质器官特有的机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二: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事物的发展。


  3.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理解)


  (1)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3)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和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总之,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其内容归根到底来自于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4.对同一事物有不同反映的根源(理解)


  产生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主观原因:


  (l)立场不同。(2)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3)知识构成不同。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理解)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即那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对这个题的不同回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6.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方法论)(运用)


  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反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l)要重视和调动人的精神能量。(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


  7.一切从实际出发(方法论)(运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为什么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1)从具体工作来看,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2)从党的工作大局来看,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3)这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8.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方法论)(运用)


  (1)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


  (2)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对这一阶段基本国情的分析也是党的基本路线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和理论的根据。


  (3)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9.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方法论)(运用)?


  第一,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第二,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


  第三,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第四,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w。w。w.k。s。5。u.c。o。m


  10.规律的客观性(理解)


  一: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1)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2)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中的本质联系。(3)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

二: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还指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蔑视规律,违背规律,不仅办不好事情,而且必然失败。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就无能为力。


  11.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运用)(方法论)


  一:"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规律办事。


  二:要坚持实事求是因为(1)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而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2)在实事求是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1)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2)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要按规律办事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w。w。w.k。s。5。u.c。o。m


  四:在新世纪新形势下,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


  12.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表现(理解)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指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观能动性包括三个方面:(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认识世界的活动--"想"。(2)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做"。(3)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精神状态--决心、意志、干劲等。


  13.将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首先: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呢?


  ⑴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


  ⑵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


  ⑶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决心、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第二: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条件出发,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一定因素制约:


  (1)客观因素--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2)客观条件


  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