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目录导航
[编号: ]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知识归纳表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贵州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政治
分类:
上传用户: 家教网0914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10-28 17:27:12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知识归纳表

单元

编号

内容

题型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

国家的含义:①国家由领土、人口、政权、主权构成,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②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③国家具有社会属性。

 

2

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性质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根据国家性质的不同,国家有四种类型。

 

3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权利、主体)和真实性(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4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5

民主:①国家制度:共同管理国家事务→与“专制”对立。②原则:平等;少数服从多数→统治阶级中的多数,民主具有阶级性。③民主制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专政是阶级的统治。(注意:专制≠专政。)

 

6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①立国之本;政治基石;政治保证。②新的历史时期新的要求:民主;法治;服务;文化;民生。

 

7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8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1)公民的政治权利: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2)公民的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9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原则:①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注意:这是指司法和守法的平等,不是立法的平等。法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②权利与义务统一。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10

政治生活的内容: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1

民主选举:(1)选举方式: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等额选举。④差额选举。(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确定。(3)珍惜选举权利: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12

民主决策:(1)民主决策的方式: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3

民主管理:①农村:村民委员会。②城市:居民委员会。(注意: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乡镇属于基层国家机关。)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14

民主监督:(1)民主监督的渠道: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⑤民主评议会。⑥网上评议政府。(2)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3)公民行使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方式。(注意区分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

15

有序的政治参与:法律与规则。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

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家行政机关。

 

2

政府的职能:(1)政治职能:民主政治建设;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打击违法犯罪。(2)经济职能:①经济调节;②市场监管;③社会管理;④公共服务。(3)文化职能:①思想宣传;②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①公共设施;②就业;③医疗;④社保;⑤人口;⑥环境。(5)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3

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

公民向政府部门求助和投诉的途径:①热线电话。②信访。③电子政务。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5

依法行政:(1)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具体要求:①合法行政;②程序正当;③权责统一。(3)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威信。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6

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决策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减少决策失误。

 

7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1)权力是双刃剑。(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人大、共产党、政协、社会与公民、司法);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4)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①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②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③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④真正做到劝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建立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

8

政务公开:(1)内容:①信息公开制度;②办事公开制度。(2)意义:①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②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9

政府的威信:(1)含义。(2)国家性质决定。(3)政府威信的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4)树立政府威信的途径。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和地位: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门职权。(注意:区县及以上人大设立常委会,乡镇人大设立主席团。)(2)职权:①立法权。②决定权。③任免权。④监督权。

 

2

人大代表:(1)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2)产生:选举。全国、省市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产生,区县、乡镇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产生。(3)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联系群众;接受人民监督。(4)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注意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利与公民的监督权。)

 

3

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体决定政体。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我国的政体,根本政治制度。(2)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①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②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③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3)优势: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5

中国共产党:(1)党的地位:执政党(注意区分执政与行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党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党的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①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②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三个代表:①主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②内容:生产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科学发展观:①主题: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②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

政党制度:(1)我国的民主党派。(2)多党合作制度的内容: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②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上独立,法律上平等)③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3)机构:政协。①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注意:政协不是国家机关)②主题:团结;民主。③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注意区分人大的职权和政协的职能)(4)优越性: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社会;④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9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2)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综合国力。(3)各民族共同繁荣。社会主义本质决定。

1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内容:①前提:国家统一。②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注意:民族乡是与乡镇平级的基层国家政权机关,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③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注意:民族自治地方的法院、检察院不属于自治机关。)④自治权:核心内容。(2)符合我国国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3)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11

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状况:五大宗教。(2)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基本政策。①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注意: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3)弘扬科学精神。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和多党合作、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三大基本政治制度。(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1

主权国家:(1)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3)主权国家的国际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

国际组织:(1)含义。(2)分类:政府间与非政府间;世界性与区域性。(3)作用→具体分析: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

联合国:(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2)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2)安理会: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五大国一致原则。(3)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援助。(4)中国:联合国创始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

国际关系:(1)内容和形式。竞争、合作、冲突是基本形式。(2)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3)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

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国家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一致;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就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6

时代主题:(1)和平:①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现实的可能性。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的大国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突出。(2)发展:①空前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质量和知识经济。②突出的问题:南北发展不平衡。(3)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国际新秩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7

世界多极化:(1)表现: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2)意义: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3)国际斗争的焦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8

国际竞争:(1)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综合国力:①基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物质力量。②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重要组成部分。

 

 

 

 

 

9

外交政策:(1)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