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静等营救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11. ( 2分)
三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甲杯是空的,乙杯装了一半的水,丙杯中装满了水。用一金属小勺敲杯口,听到发出了声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杯的音调最高
|
B.乙杯的音调最高
|
C.丙杯的音调最高
|
D.三只杯子的音调一样高
|
12. ( 2分)
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放好引起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戴上耳塞,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把衣服重新摆放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停下洗衣机用手把衣服洗干净
13. ( 2分)
下列事例中,运用声具有能量特性的是
[ ]
A.医院里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的结石
B.医生用听诊器探测病人的心肺的工作状况
C.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B超检查
D.三者都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14. ( 2分)
查阅资料选择答案: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15. ( 2分)
甲同学在足够长的装满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在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则乙同学可能听到声音的次数为
[ ]
二、填空题。(共 30 分)
16. ( 1分)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17. ( 1分)
两个圆纸盒和一根棉线做成的“土电话”能够传声,说明________物质也能传播声音.
18. ( 1分)
从声源发出的声音,遇到较大障碍物时,常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耳,就听到了________.
19. ( 2分)
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
20. ( 2分)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松涛、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让人心旷神怡,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琴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
21. ( 2分)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合________km/h.
22. ( 2分)
把钢板尺的一端紧贴桌面用力按住,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板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板尺,比较它们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发现钢板尺伸出桌边的部分越长,钢板尺振动的越__________、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
23. ( 2分)
渔人在池塘中作鼓掌状击水,两股水相遇时,发出“嘭——”的声响,鳖在水中听到声响赶忙钻入淤泥,渔人发现水泡,潜水将鳖捉住,加粗字所列的两种现象说明了物体________发声,水能________.
24. ( 2分)
一般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为________Hz到________Hz.
25. ( 2分)
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________造成的音响效果。
26. ( 2分)
蝙蝠在夜间活动,觅食,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是因为蝙蝠飞行时能发出________,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_______.
27. ( 3分)
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_____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8. ( 3分)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人耳________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9. ( 5分)
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在城市里,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能使传来的噪声被________或部分________而减弱.
三、多选题。(共 20 分)
30. ( 2分)
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入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