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9)兴办太学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10)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早在商朝时已形成完整体系。
(11)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
3.魏晋隋唐时期
(1)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3)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4)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5)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技术日益成熟;隋唐时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6)唐朝开放的社会和繁荣的经济,促进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
4.宋元时期
(1)元朝行省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宋朝的商业突破了时间、空问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同时,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3)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陆王心学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
(4)宋明理学的出现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5)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意义的科学技术成就——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6)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睦艺术的成熟。
5.明清时期
(1)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明清时期,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
(4)中国古代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5)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6)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7)明清社会的变化,市民阶层的壮大,为小说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章 中国近代史
宏观概要
1.中国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的历程,更是近代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
2.中国近代史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再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可以说整个近代中国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反抗西方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历史。从鸦片战争中的三元里人民抗英,到义和团运动,以及清政府中的爱国将领抵抗西方列强的斗争,日本侵华战争中自发的抵抗和政府的抵抗。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4.中国近代史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的探索精神。
5.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西方列强侵略、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以后,在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几经曲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6.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由传统科学向自然科学转变的历史。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的思想、科技、文化也伴随而来,逐渐影响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
第一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年)
阶段特征
1840年至1860年,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处于萌发状态,中国人民一方面抵抗外国侵略,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另一方面,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开启了民智。但由于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专制主义势力仍然强大,广大中国人的思想仍然僵化,加上外国势力的阻挠,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仅仅出现了一些有利于近代化的因素,近代化的历程并没有真正开始。
知识整合
一、政治
1.鸦片战争
1840年,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3.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作为革命纲领,后期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救国方案《资政新篇》。
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1.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侵入,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中国经济开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近代工业出现(外商企业)。
2.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通商口岸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开始变化。
三、文化
1.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开始了开眼看世界的历程。
2.1859年,洪仁歼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导学要旨
1.明确近代中国两大任务
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是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