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页——>>资源平台——>>文综——>>高考(黑龙江页面)
文综 高中同步 高考 自主招生 其他
高考目录导航
一轮基础复习
高二 |

高三 |

二轮专题复习 |

三轮综合复习 |
三轮综合专题 最新模拟检测试卷
特别专题与汇总 |
高考文综指导 高考文综相关汇总专题
[编号: ]经济发展道路、模式、经济体制、发展战略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所属地区: 黑龙江
所属阶段: 一轮基础复习
年级: 高三
学科: 文综
资料版本:
上传用户: 家教网2021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11-22 18:00:02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1.科学发展观

相关理念与史实:人文主义、民本思想、民生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关注民生;科教兴国;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国家、知识经济与新经济等。

涉及高考考点: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选考内容考点: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

2.经济发展道路、模式、经济体制、发展战略

相关理念与史实:海禁政策与闭关自守政策、重商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府干预与市场作用相结合、英国的圈地运动、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结局、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作用、特点与各自局限性、斯大林体制、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教兴国’战略等。

涉及高考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三农问题、民族关系、和谐社会建设

相关理念与史实:以农为本、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工商皆本的思想。重农抑商政策、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和农民的负担、经济重心的转移。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古代农业主要特点与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失误、罗斯福新政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举措、赫鲁晓夫改革农业方面的措施和政策、新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涉及高考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4.大国崛起、国际关系与外交战略、方针

相关理念与史实:

国家利益至上、霸权主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殖民扩张、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斗争、抗日战争、新中国外交活动、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美苏争霸、苏联解体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涉及高考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主要经济政策、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西类比

一、苏()中两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异同

1.相同点

(1)政治上:①都是无产阶级政党通过暴力方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②排除内忧外患,为过渡提供了安定的国内环境。③都以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成果确立下来。

(2)经济上:①都采取过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过渡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②都开展有计划地国民经济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后盾。③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完成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④都曾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一定程度上促进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⑤都把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收归国家,由国家经营。

(3)思想上: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依据国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不同点

(1)国际背景不同:十月革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面临帝国主义的严重威胁。新中国是在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中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2)过渡的时间相差较大: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基本上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近20年的时间。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大致经历了建国初期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和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两个时期,仅用近7年的时间,与苏联相比,时间要短。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赎买政策实现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国民经济中农、轻、重比例不同:苏联比例失调,中国比例适合。

(5)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和方式不同。

二、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的对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权分立”制度

经济基础

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

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

行政权力主体

全体人民

资产阶级

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

分权制衡

性质

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是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政党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在西方国家,实行的是两党制或多党制,政党操纵选举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同点及优势

1.运行机制的相同点:均符合市场经济的特征:自主经济、平等经济、竞争经济、开放性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特征,还具有以下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由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很强的调控能力。

命题观点

(必须知道的知识点)

1.过渡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

(3)建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

(4)新中国初期,我国外交积极、主动,走向国际、走向成熟。

(5)“一五计划的实施和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工业化起步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成。

2.二十年探索时期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2)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有计划地协调发展。

(3)20世纪70年代,中国打破外交僵局,开创外交新局面。

(4)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科技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

3.改革开放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薪道路,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2)“一国两制是为祖国统一而提出的创造性的指导方针和可行方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新时期新阶段引领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旗帜。

(4)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5)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地区事务,致力于维护世界与周边和平环境,立足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

第四章 世界古代史

宏观概要

本章主要讲述了西方文明之源的古代希腊、罗马。作为欧洲最早跨入人类文明门槛的两个地区,对后世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政治上:希腊民主政治机构为人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比如议会制、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成为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而在罗马政治制度中,罗马法则独树一帜,包括民法典、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继承制度等,构成了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文化上: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有一些学者开始从以前对神的研究转为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于是出现了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多德等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人文精神产生的重要条件)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一、上古时期

1.政治

(1)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

(2)公元前6世纪初(594):雅典梭伦改革。

(3)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4)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①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组成十将军委员会;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②影响: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5)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6)公元前5世纪,雅典伯利克里改革。①内容: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向公民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②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7)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希腊城邦时代结束。

(8)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梭伦改革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背景(1)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2)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3)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立志改革,振兴城邦。

2.内容(1)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2)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3)改革国家权力机构,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4)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改革币制和度量衡;确立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

3.特点(1)革命性;(2)中庸式。

4.结果:想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结果两面都不讨好,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但其改革的成果并没有被废除。

5.意义(1)大大促进了雅典城邦的繁荣与发展。(2)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3)开启了西方权力划分的先河。(4)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5)但下层公民没有得到充分的政治权利;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经济

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为其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文化

(1)智者学派和普罗泰戈拉(普罗泰格拉):公元5世纪以后,出现了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2)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①苏格拉底宣传知德合一认识你自己等哲学思想;②柏拉图政治著作《理想国》和他的教育实践对欧洲和世界影响深远;③亚里士多德在物理、生物学、哲学、伦理学、特别是逻辑学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其办学实践培养了人才,对整理和保存希腊文化贡献巨大。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柏拉图

(1)主要活动与贡献:①创办学园:柏拉图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②哲学主张:理念论。③政治主张:著作《理想国》。

(2)历史评价:①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②人们可能赞同他的思想,也可能反对他的思想,但无法忽视他的思想的存在。只要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柏拉图就是无法回避的人物。

2.亚里士多德

(1)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2)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3)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4)在政治领域里,他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黑格尔则称他是“人类的导师”。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