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①从15世纪末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同时,由于西欧国家通过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也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②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动力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特征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展开,随后向欧美各国扩散。③19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又几乎同时展开了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并推动世界市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
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
1.由空想到科学
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2.由理论到实践
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已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由理想变成现实
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
二战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形成了一个由12个国家组成的地跨欧亚社会主义阵营。
5.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
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形成。二战后,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沿用该模式。五六十年代东欧各国开始改革。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但中国吸取经验教训,从本国国情出发,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近代西方科学与文艺
1.西方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1)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天文学革命。哥白尼的“日心说”成为天文学革命的标志,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天主教神学的世界观,是人们宇宙观的根本改变,也为理性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大综合,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3)电力的发明及广泛应用,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至电气时代。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推翻了生物学的“神创论”思想。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础,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自然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世界面貌。
2.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
(1)18世纪末到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败的政治,使启蒙思想家曾经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破灭。文学、艺术家们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如《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等。
(2)19世纪中叶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现实主义开始风行。出现了《人间喜剧》《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一批表现社会现实的文艺作品。
(3)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不断的经济危机带来了大动荡和大变化,使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兴盛起来。
中西类比
一、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历史的不同发展趋势及认识
1.17、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上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在外交上闭关锁国,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文化上实行文字狱,禁了人们的思想。
2.17、18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通过加强君主专制来反对罗马教廷的控制,实行开明君主专制;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在外交上鼓励对外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在文化上,启蒙思想蓬勃发展。
3.认识:加强君主专制和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的初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益显现,成为历史发展的阻碍,中国已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英国内阁制与中国明朝内阁制的不同
1.最大的不同是性质不同:英国的内阁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中国的内阁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表现。
2.产生方式不同:英国的内阁是民主选举产生的,而中国的内阁是皇帝专制独裁的产物。
3.影响不同:英国的内阁制促进了英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内阁制则促使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三、三省六部制与三权分立制的异同
比较项
|
三省六部制
|
三权分立制
|
不同点
|
设置目的
|
加强皇权
|
防止专制独裁和维护民主
|
分权内容
|
决策、审议、执行
|
立法、行政、司法
|
分权部门
|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
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
实质
|
封建社会皇权专制
|
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度
|
相同点
|
分散权力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防止集权
|
四、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比较
|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
|
欧洲启蒙思想
|
政治条件
|
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但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统治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
西欧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
经济条件
|
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
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
文化条件
|
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
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
内容
|
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计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
影响
|
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只起了一定的影响
|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鼓舞的作用
|
五、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
(1)从内容上看,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政治上兴民权,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2)从背景看,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2.不同点
(1)从作用上看,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维新思想则促进了戊戌变法的兴起,并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就夭折了。
(2)从社会基础上看,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
(3)从发展过程来看,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思想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命题观点
(必须知道的知识点)
1.15、16世纪的欧洲
(1)新航路的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4)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是近代资本主义和人文主义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的思想解放。
2.17、18世纪的欧美
(1)议会选举与立法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征;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是西方大国崛起的政治保障。
(2)启蒙运动是西方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3)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4)克伦威尔、拿破仑与华盛顿都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3.“蒸汽时代”的世界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是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必然产物。
(3)巴黎公社运动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4)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三大社会思潮。
4.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2)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战争。
(3)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使俄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相对论与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第六章 世界现代史
宏观概要
从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史阶段。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世界朝着整体化大步迈进的历史时期。从宏观上来看,世界现代史是以纵向和横向发展为经纬主线,构成了世界现代化体系。纵向是指现代化的发展,横向发展是整体世界的发展。
20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成果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成果之二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经历重大改革后获得了新的发展。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世界现代化向纵深拓展。
20世纪以来的整体世界的发展,经济文明上,表现在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日益频繁,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增多。政治文明上,表现在到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的走向。精神文明上,表现在多元化、理性化、民族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世界出现。
第一节 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17-1945年)
阶段特征
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史时期(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这一时期政治上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局面,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由盛转衰。经济上,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在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知识整合
一、一战后的世界(1917~1929年)
1.政治
(1)俄国十月革命:①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②1917年4月,列宁提出“四月提纲”,规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③1917年7月,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④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苏联建立:1922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背景:(1)19世纪末,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争夺世界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根本原因)。(2)以德、意、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和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形成,双方相互敌对和竞争,导致危机加深。(3)19世纪末,科技成果被应用于军事领域。(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使得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和斗争愈发激烈。(5)巴尔干地区是欧洲的“火药桶”,1914年6月28日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2.经过: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惨烈的战役)——索姆河战役(首次使用坦克)——美国参战(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苏俄退出战争一德奥集团失败
3.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4.后果:①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②使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西欧衰落,美日崛起;③引发了一系列革命,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1)构成:①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和约》、《圣日耳曼条约》等条约。②华盛顿体系:《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及《九国公约》。
(2)实质: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2.《非战公约》
(1)主要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2)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②是第一次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进步意义。③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3)局限性:列强借助“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3.国际联盟
(1)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和裁军;加强国际合作。
(2)影响:①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②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2.经济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动员全国人力、物力战胜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有积极意义。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固定粮食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1928~1933年,苏联“一五”计划。
列宁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主要活动与贡献
(1)建立布尔什维克党。1903年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2)领导十月革命:①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②亲自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巩固新生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①退出一战。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领导苏俄人民取得国内战争胜利。④新经济政策。
2.历史评价
(1)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伟大领袖,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
3.文化
(1)一战后,美国爵士乐受欢迎。
(2)①20世纪初(1925年),苏联拍摄电影《波将金号战舰》(“默片”)。②1927年,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③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④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3)20世纪早期(1929年),英国现实主义作家萧伯纳创作《苹果车》。
爱因斯坦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主要活动与贡献
(1)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2)1905年,还提出了光量子假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问题。(3)1916年发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将它扩大为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2.历史评价
(1)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2)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时刻关心人类的进步与和平。
二、从经济大危机到二战(1929~1945年)
1.政治
(1)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的建成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战后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确立了雅尔塔体系。
(3)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背景: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的影响。(3)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苏的中立自保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4)局部反法西斯战争未能联合成一个整体。
2.经过:
(1)战争爆发和初期阶段:德军空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法国沦陷;不列颠之战。(2)扩大:德军突袭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3)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之战、阿拉曼战役。(4)胜利: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德国和日本投降。
2.经济
(1)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
①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供给与需求的矛盾。②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③影响: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国际关系日趋恶化;造成政治危机。
(2)“斯大林模式”
①形成:是在实行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②特点: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③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片面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3)罗斯福新政
①内容:整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②性质: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③评价:罗斯福新政开创了美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世界经济体系: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署。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3.文化
(1)①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彩色电影问世。②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③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④二战后,宽银幕、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
(2)①20世纪上半期(1933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②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代表作是《格尔尼卡》(1937年)。
(3)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导学要旨
1.关于十月革命的特点
(1)理论创新: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得以实现。
(2)革命道路:从城市到农村。
(3)革命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2.关于苏俄(联)的经济政策
(1)注意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认识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社会经济,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3)要特别注意新经济政策的创新之处,联系罗斯福新政借鉴计划经济的做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综合分析这种突破意识形态的经济政策运用的现实意义。
(4)注意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工业、农业和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其影响。
3.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是学习的重点
几套教材对此内容都作了系统的论述,属于相关性较高的内容。对30年代大危机发生原因的分析要注意联系现实来思考,如贫富差距,社会分配不公;股票投机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等。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应着重掌握其中心措施(《国家工业复兴法》),解决就业、拉动内需的措施,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关注罗斯福新政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对当下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启示。对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与影响的理解和认识应抓住的关键词是:国家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