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关系
套种(不同时播种)、间作(同时播种)
 阴生植物种阴地
光质影响:蓝紫光照,蛋白质和脂类多红光照,糖类增多
通风透光,增施农家肥;人工增
CO2(温室)
K:糖类的合成和运输
Mg:叶绿素的成分
第 15 页
验证(探索)光合作用需
CO2 并放 O2、光强的影响
|
光合作用实验的常用方法
2.3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2.3.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通过亲水物质的亲水性吸水
隔着半透膜的两种溶液构成的体系
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溶液与纯水达平衡时,溶液一方所承受的外压差。
②每两个植物细胞之间构成
2.3.2
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物质由相对多(密度高)的地方向相对少(密度低)的地方运动的过程,叫扩散
物质由高到低的移动方式,利用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需要能量特指溶剂分子(如水、酒精等)的扩散,需特定的条件
溶剂分子的扩散叫渗透,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发生
2.3.3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与联系
|
半透膜
|
选择透过性膜
|
概念
|
小分子、离子能透过,大分子不能透过
|
水自由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其它小分子可以通
过,大分子和颗粒不能通过
|
性质
|
半透性(存在微孔,取决于孔的大小)
|
选择透过性(生物分子组成,取决于脂质、蛋白
质和 ATP)
|
状态
|
活或死
|
活
|
材料
|
合成材料或生物材料
|
生物膜(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膜)
|
物质运
动方向
|
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
|
水和亲脂小分子: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
离子和其它小分子:膜上载体(蛋白质)决定
|
功能
|
渗透作用
|
渗透作用和其它更多的生命活动功能
|
共同点
|
水自由通过,大分子和颗粒都不能通过
|
2.3.4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产生蒸腾拉力
导致吐水现象
2.3.5
植物体内水分的利用和散失
绝大部分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②物质运输的载体
③降低叶片温度
2.4
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1)
90%
 
C、H、O、N、S 形成气体:
CO2、CO、N2、NH3、H2O
和氮氧化物等。
少量硫形成H2S、SO2 等。
|
|
10%
1.16 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2)
方式
吸收
载体的种类与数量主动运输
除 C、H、O 外由根系吸收的元素
(N 放在矿质元素中讨论)
Ca、Mg(6 种)
Cu、Mo、Cl、Ni
 
C、H、O
N、P、K、Mg 老叶先受损 幼叶先受损
Ca、S、B、
Al、Si、Na、I 等
2.17
生物固氮
N +e+H++ATP
固氮酶
NH +ADP+Pi (选学)
种类
固氮原因及条件
代谢类型
常见类型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同
化
异
化
共生固氮
类
固氮基因(固氮酶)
与豆科植物共生时
异养
需氧
根瘤菌(6 种)
(大豆、菜豆、豌豆、苜蓿、羽扇豆、三叶草)
消费者
(取食于活的生物体)
自生固氮
类
独立生活
自养
固氮蓝藻
(念珠藻)
生产者
异养
圆褐固氮菌黄色分支杆菌
分解者
(腐生生活)
2 ————→ 3
注意:不同的根瘤菌具有共生专一性。如蚕豆根瘤菌与蚕豆、豌豆、豇豆共生;大豆根瘤菌只能与大豆共生。
2.18

②对自然界氮循环有重要作用
①为绿色植物提供氮素营养
|
氮循环
2.19 三类微生物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
固氮酶
N2————→NH3
3——→NO2 、NO3
NO2 、NO3 ——→N2
Ⅱ 动物与微生物代谢部分:三大类营养代谢、细胞呼吸、代谢基本类型、微生物类群、
微生物的营养代谢与生长、发酵工程简介
2.20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2.21 

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12 种

不能在人和动物体细胞内合成,只能从
苯丙赖色亮,缬亮苏甲硫
(本秉赖色亮,谢亮输贾刘)
|
|
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第 2
2.22
细胞的有氧呼吸
SHAPE \* MERGEFORMAT
细胞膜
第 22 页
2.24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比较项目
|
有氧呼吸
|
无氧呼吸
|
反应场所
|
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主要在线粒体
原核细胞:细胞基质(含有氧呼吸酶系)
|
细胞质基质
|
反应条件
|
需氧
|
不需氧
|
反应产物
|
终产物(CO2、H2O)、能量
|
中间产物(酒精、乳酸、甲烷等)、能量
|
产能多少
|
多,生成大量 ATP
|
少,生成少量 ATP
|
共同点
|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2.25
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的利用情况
呼吸类型
|
被分解的有机物
|
储存的能量
|
释放的能量
|
可利用的能量
|
能量利用率
|
有氧呼吸
|
1mol 葡萄糖
|
2870kJ
|
2870kJ
|
1165 kJ
|
40.59%
|
无氧呼吸
|
2870 kJ
|
196.65 kJ
|
61.08 kJ
|
2.13%
|
注: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值为分解为乳酸时的值。不同的无氧呼吸类型释放的能量可能稍有不同。
2.26
新陈代谢的类型
 有光时:自养生活(进行光合作用,但供氢体不是水,而是有机物) 无光时:异养生活

绿色植物光合细菌
光合作用
硝化细菌绝大多数动物,腐生的真菌,大多数细菌
多数动植物
一些细菌(如光合细菌,供氢体不是水,不放O2)
蛔虫等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科学发现:
人们对消化过程的研究发现了酶 人们对向光性的研究发现了生长素
人们对溶菌现象的研究发现了青霉素
第 2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