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与联系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课时练
文件大小:
所属地区: 天津
年级: 高三
学科: 生物
资料版本: 沪科版(第三册)
章:
节:
上传用户: 家教网2021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12-21 17:34:33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2.7 C3 植物和 C4 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

 

 

C3 植物

C4 植物

光反应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

暗反应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

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

CO2 固定

仅有 C3 途径

C4 途径 C3 途径

 

 

 

 

 

 

2.8 C4 植物与 C3 植物的鉴别方法

 

方法

  

条件和过程

现象和指标

  

 

 

在强光照、干旱、高

 

生长状况:

 

 

生理

 

正常生长

 

 

温、低  CO2  时, C4

 

正常生长:  C4 植物

 

学方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

 

枯萎死亡:  C3 植物

 

密闭、强光照、 干旱、

枯萎死亡

 

用, C3 植物不能。

 

 

 

高温

 

 

 

 

 

 

 

 

形态

 

过叶脉横切,装片

是否有两圈花细

 

 

维管束鞘的结构差

 

胞围成环状结构

是: C4 植物

 

学方

 

 

 

鞘细胞是否含叶  否:C3 植物

 

 

 

 

 

绿体

 

 

 

 

 

 

 

 

合成淀粉的场所

 

出现蓝色:

出现现象时:

 

 

叶片脱绿加碘  ①蓝色出现在维管

 

化学

不同

C4 植物

 

过叶脉横切制片

束鞘细胞

 

方法

酒精溶解叶绿素

出现现象时:

 

观察

蓝色出现在叶肉

 

 

淀粉遇面碘变蓝

C3 植物

 

 

 

细胞

 

 

 

 

 

 

 

 

 

 

2.9 C4 植物中 C4 途径与 C3 途径的关系

 

 

草酰乙酸 (C4)

苹果酸  C4

苹果酸  C4

NADP +

 

NADPH

NADP +

 

NADPH

 

 

 

 

 

PEP 羧化酶

 

 

 

 

 

CO2

 

 

 

 

 

AMP

ATP

CO2

 

暗反应

 

 

 

 

 

磷酸烯 醇式

丙酮酸  C3

丙酮酸  C3

 

 

 

丙酮酸( C3

C5

 

 

 

 

CH2 O

 

 

 

 

 

 

叶肉细胞

 

维管束鞘细胞

 

 

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英文缩写为PEP

 

 

 

 

 


 

 

 

 

 

 

 

 

第    13 页



 

 

 

 

2.10 C4 植物比 C3 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

 

 

C3 植物

 

C4 植物

结构原因:

以育不良,无花环型结构,无

发育良好, 花环型, 叶绿体大。

维管束鞘细胞的结构

叶绿体。

 

暗反应在此进行。有利于产物

 

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进行,淀

运输,光合效率高。

 

粉积累,影响光合效率。

 

生理原因:

只有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两种酶均有。

PEP 羧化酶

磷酸核酮糖羧化酶与

CO2 亲和

PEP 羧化酶与  CO2 亲和力大,

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力弱,不能利用低

CO2

利用低  CO2 能力强。

 

 

 

 

2.11 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

 

 

 

光能利用率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

照在地面上的总能

 

 

照在该地面的总的光能

 

量中被转移的能量

 

 

 

 

 

 

概念

 

 

 

 

 

 

 

 

 

 

 

 

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

参与光合作用的能

 

 

 

 

量中被转移的能量

 

 

 

 

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

 

 

 

 

 

 

 

 

 

 

 

 

 

热能损失

 

 

 

 

去向

 

光能损失荧光、磷光

 

 

 

 

 

 

光能电能化学能(贮存)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关系

提高光能利用率

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控制光照强弱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二氧化碳供应

 

 

 

 

 

必需矿质元素供应

 

 

2.12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关系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提高复种指数:改一年一季为一年多季

 

 

 

 

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合理密植

 

 

 

 

 

套种(不同时播种) 、间作(同时播种)

 

 

 

 

 

温度

 

 

 

 

 

 

 

 

因地制宜:阳生植物种阳地

 

 

 

 

 

 

 

 

 

 

 

 

 

 

 

控制光照强弱

阴生植物种阴地

 

 

 

光质影响:蓝紫光照,蛋白质和脂类多

 

 

 

 

 

 

 

 

 

 

 

 

 

 

 

 

红光照,糖类增多

 

 

 

 

 

 

 

 

 

 

 

 

 

增加二氧化碳供应

通风透光,增施农家肥;人工增

CO2 (温室)

CO2

 

 

 

 

 

N

 

 

 

 

 

 

 

 

 

 

ATP NADP +的成分

 

 

 

 

必需矿质元素供应

P

 

矿物质

 

 

K:糖类的合成和运输

 

 

 

 

 

 

 

 

Mg :叶绿素的成分

 


 

第    14 页


 

 

 

 

2.13 光合作用实验的常用方法

 

可同时使用

 

 

 

 

 

 

半叶法(遮盖法)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割主叶脉法

 

 

 

密封法                                                                        验证(探索)光合作用需

 

CO2 并放 O2、光强的影响

 

 

 

验证(探索)光合

 

作用中物质的转变

 

 

打孔法(抽气法)

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同位素标记法

 

 

 

 

 

 

 

 

 

分光法

 

 

 

2.14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2.14.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吸胀吸水

 

 

 

 


 

 

 

 

 

液泡尚未形成或消失

 

通过亲水物质的亲水性吸水

 

主要由成熟细胞的中央液泡构成渗透系统

吸水原理

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渗透系统              隔着半透膜的两种溶液构成的体系

 


 

 

渗透吸水


 

 

 

发生条件

 

 

 

渗透压

 

 

 

 

植物细胞构

 

成渗透系统


 

 

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溶液与纯水达平衡时,溶液一方所承受的外压差。

 

由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

原生质层

看作一层半透膜(本质是选择透过性)

 

①植物细胞与土壤溶液之间构成

两个系统

②每两个植物细胞之间构成

 


 

 

 

 

 

 

 

 

 

 

 

 

第    15 页


 

 

 

 

2.14.2 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扩散作用                    物质由相对多(密度高)的地方向相对少(密度低)的地方运动的过程,叫扩散

 

 

 

 

联系            物质由高到低的移动方式,利用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需要能量

 

 

 

区别            特指溶剂分子(如水、酒精等)的扩散,需特定的条件

 

 

 

 

渗透作用                    溶剂分子的扩散叫渗透,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发生

 

 

 

 

 

 

2.14.3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与联系

 

 

半透膜

选择透过性膜

 

概念

小分子、离子能透过,大分子不能透过

水自由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其它小分子可以通

 

过,大分子和颗粒不能通过

 

 

 

 

性质

半透性(存在微孔,取决于孔的大小)

选择透过性(生物分子组成,取决于脂质、蛋白

 

质和 ATP

 

 

 

 

状态

活或死

 

材料

合成材料或生物材料

生物膜(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膜)

 

物质运

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

水和亲脂小分子: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

 

动方向

离子和其它小分子:膜上载体(蛋白质)决定

 

 

 

功能

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和其它更多的生命活动功能

 

共同点

水自由通过,大分子和颗粒都不能通过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