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水平考试试卷(贵州)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 )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2.对下图所示细胞的概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和丁四种细胞中都有核糖体
B.依据同化作用方式划分,乙和丙代表的生物为异养型,甲和丁代表的生物为自养型
C.细胞核或拟核中含有自身全部遗传信息,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D.丙和丁细胞只含有细胞膜,没有核膜和细胞器
3. 由于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某校校园文化艺术节取消了联欢活动。引起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与大肠杆菌的最明显区别是
A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细胞结构 D 有无遗传物质
4.大肠杆菌、颤藻、青蛙细胞和人体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
A 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B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C 细胞膜、细胞质、核膜 D 细胞壁、细胞膜、核膜
5.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配制鉴定还原性糖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所用的试剂是完全一样的
B.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多糖,比如半乳糖属于单糖
C.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只分布在细胞质内
D.由五个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有四个肽键,所以被称为四肽或多肽
6.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往往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7.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 )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D.麦芽糖、果糖、乳糖
8. 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HNO,水解后得到丙氨酸(CHCHNHCOOH)和另一种氨基酸X,X的化学式是
( )A. CHNOB. CHNOC. CHNOD.
CHNO
9.下列依次为丙氨酸、丝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结构式:
这三种氨基酸脱水缩合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是 ( )
A.1、1、3 B.3、3、2
C.1、1、2
D.1、2、2
10.如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分子中含有152个肽键
B.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1个氨基酸含2个羧基, 1个氨基酸含2个氨基 C.该分子中有1个氨基酸残基含硫D.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53种氨基酸
11.苹果含有Zn,Zn是形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Zn,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完善,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2.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 )
A.Ca、C、O、Mn B.H、O、K、Cu C.P、N、C、Mo D.N、S、O、Mg
14.在人体中既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的物质是 ( )
A.磷脂 B.胆固醇 C.脂肪 D.维生素D
16.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稳定不变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己”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18.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 )
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核糖体和溶酶体 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D.核糖体和中心体
19.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许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
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
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20. 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
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此细胞是真核细胞而不可能是原核细胞B. 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C.
结构1、3都具有DNA
D.结构4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
21.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化合物a,它们构成了复杂化合物b,对a和b的准确叙述是:
A.a是核糖,b则为核苷酸B.a是脱氧核糖,b为脱氧核糖核酸
C.a是核糖,b为脱氧核糖核苷酸D.a是五碳糖,b则为核苷酸
22.我们平时所喂养的金鱼体内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能得到( )
A. 1种五碳糖B. 4种脱氧核苷酸C. 5种含氮碱基D. 8种核苷酸
23.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
24.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B.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D.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25.用水洗涤菜叶类蔬菜时,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绿,其原因是A.加温使细胞壁失去选择透过性B.加温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
C.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选择透过性D.加温使细胞膜和叶绿体内外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26.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27.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需要消耗ATP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不消耗ATP
C.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D.蜜饯腌制过程中蔗糖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结果
28.如图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的两种方式(黑点代表物质分子),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甲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只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B.与甲相比,乙方式的唯一不同之处是需消耗能量
C.使活细胞能按照自身之需逆浓度梯度吸入或排出物质的应是乙方式
D.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维生素D应如乙图所示
29.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30.将等量的、微量的NH 、PO 、K+、Ca2+共同置于100 mL蒸馏水中,再放入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尖,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见下表)。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项目
|
H2O
|
NH
|
K+
|
Ca2+
|
PO
|
减少量
|
0%
|
23%
|
12%
|
37%
|
14%
|
①根对水的吸收和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②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不是等比例进行的 ③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④根吸收矿质离子的过程不受温度的影响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②③D.都正确
31.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作用的一组细胞是( )
①食用的糖醋蒜细胞 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 ③植物的根毛细胞 ④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⑤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 ⑥根尖分生区细胞A.①⑤B.②③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②③
32 .利用0.5 g/mL蔗糖溶液、0.3 g/mL蔗糖溶液、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分别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10 min内三组细胞体积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曲线为0.5 g/mL蔗糖溶液处理组B.a、b、c三组洋葱细胞失水的方式相同C.若将细胞转移到清水中,有两组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若实验持续在各自的溶液进行,只有一组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3.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鉴定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动物细胞也能渗透吸水或失水,原因之一是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C.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鉴定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大小的差异
D.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都能发生质壁分离
34.有机颗粒进入变形虫细胞内所依赖的生理过程及其结构基础是A.主动运输、载体蛋白B.协助扩散、载体蛋白C.自由扩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胞吞、细胞膜的流动性
3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有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②有的从食物获得,有的是体内转化而来
③酶是活细胞产生的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⑨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A.①②⑤ B.③⑦⑨C.③④⑧D.④⑤⑥
36.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2 mL),甲试管内又加入2 mL唾液,两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10 min后取出,各加入0.5 mL碘液,振荡,发现只有乙试管内呈蓝色反应。此学生的实验内容上有一个错误,请你帮他修正不合适的地方()
A.乙试管应加等量的HCl溶液B.乙试管应加胃液
C.乙试管应加与唾液等量的清水D.应再加一个试管,内加等量的NaOH溶液
37.在下图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反应速度,能正确表示温度、pH、时间和底物浓度与酶的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
A.甲、乙、丙、丁B.甲、甲、丙、丁C.甲、丁、乙、丙D.甲、甲、乙、丁
38.有关反应式ADP+Pi+能量 ATP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反应①和②不是可逆反应B.反应①过程中所需的酶和色素,可分布在叶绿体的基粒和基质中
C.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时没有发生反应②D.有氧呼吸时,反应①过程主要发生在[H]与氧结合生成水时
39下面关于生物体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B..ATP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ATP化学性质很稳定D.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多
40.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②过程需要消耗[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
4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合成ATP的途径总相同,但ATP的用途可以不同
B.若人成熟的红细胞中含氧量增多,则产生的ATP增多
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ATP中的“A”包含有有机物糖类和脂质
2.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无关的是A晒干小麦种子以延长保存期限B对番茄植株增加CO2浓度以增加产量C.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以提高产量D.农村采用密闭的土窑保存水果蔬菜
43.下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结构取自图甲中的①或③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部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上
C.图乙所示的结构是合成[H]并消耗ATP的场所
D.叶绿体以图甲③的形式扩大膜的表面积
44.下列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为(甲+乙)<(丙+丁)
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45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产生B.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1个C3
46.以测定植物在黑暗中CO2的释放量和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记录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温度(℃)
|
15
|
20
|
25
|
30
|
35
|
黑暗中CO2的释放量(mg/h)
|
1.0
|
1.5
|
1.8
|
3.0
|
3.2
|
光照下CO2的吸收量(mg/h)
|
2.5
|
3.3
|
3.8
|
3.4
|
3.2
|
A.该植物在25℃条件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
B.在35℃条件下,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C.在15℃条件下,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1.5 mg/h
D.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30℃时相等
4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细胞内ATP生成量与氧气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是()
48.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人的骨骼肌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D.丁图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49.把鼠肝细胞磨碎后放入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其中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可是加入丙酮酸,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c层必定含有的成分是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细胞质基质④ADPA.①和④B.②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④
50.对圆形滤纸中央点上的叶绿体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圈色素环,排在最外圈的色素是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B.黄色的叶黄素C.蓝绿色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
1-5AACAB
6-10 BABDB11-15 DDBC16-20 ADBA21-25 BCDBD26-30 BBCBC31-35 DADDC36-40 CDBBC41-45
CBDBB46-50 DBD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