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B)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转折:遵义会议。①时间:1935年1月。②内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③意义: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胜利: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4)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17、九一八事变(A)
①蒋介石的态度:实行不抵抗政策。②结果: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沦陷。③影响:局部抗战开始。
18、西安事变(C)
①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②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主张和平解决。③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④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19、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A)
①时间:1937年7月7日。②影响: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