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目录导航
七年级 |
人教版(上) 人教版(下) 苏教版(上) 苏教版(下) 语文版(上) 语文版(下) 鄂教版(上) 鄂教版(下) 沪教版(上) 沪教版(下)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北京课改版(上) 北京课改版(下) 长春版(上) 长春版(下) 冀教版(上) 冀教版(下) 鲁教版(上) 鲁教版(下) 上海版(五四制)(上) 上海版(五四制)(下) 浙教版(上) 浙教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八年级 |
人教版(上) 人教版(下) 苏教版(上) 苏教版(下) 语文版(上) 语文版(下) 鄂教版(上) 鄂教版(下) 沪教版(上) 沪教版(下)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北京课改版(上) 北京课改版(下) 长春版(上) 长春版(下) 冀教版(上) 冀教版(下) 鲁教版(上) 鲁教版(下) 上海版(五四制)(上) 上海版(五四制)(下) 浙教版(上) 浙教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九年级 |
人教版(上) 人教版(下) 苏教版(上) 苏教版(下) 语文版(上) 语文版(下) 鄂教版(上) 鄂教版(下) 沪教版(上) 沪教版(下)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北京课改版(上) 北京课改版(下) 长春版(上) 长春版(下) 冀教版(上) 冀教版(下) 鲁教版(上) 鲁教版(下) 上海版(五四制)(上) 上海版(五四制)(下) 浙教版(上) 浙教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必修一 |
粤教版 鲁教版 语文版 北京版(08版) 鲁人版(08版) 苏教版 人教版
必修二 |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语文版 北京版(08版) 鲁人版(08版)
必修三 |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语文版 北京版(08版) 鲁人版(08版)
必修四 |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语文版 北京版(08版) 鲁人版(08版)
必修五 |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语文版 北京版(08版) 鲁人版(08版)
六年级 |
沪教版(五四学制)(上) 沪教版(五四学制)(下) 鲁教版(五四制)(上) 鲁教版(五四制)(下)
高一 |
华师大版(上) 人教普通版(第一册) 华师大版(下) 人教普通版(第二册)
高二 |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人教普通版(第三册) 人教普通版(第四册)
高三 |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人教普通版(第五册) 人教普通版(第六册)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北京版(08版) 鲁人版(08版)
选修1 |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编号: ]故都的秋·教案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教案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重庆
所属阶段:
年级:
学科: 语文
资料版本:
章:
节:
专题/考点:
作文类别: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
分类:
上传用户: 家教网2021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1-22 17:02:20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习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刘禹锡《秋词》

      (一)           (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  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二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3、小结

      一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我们前面已提到的“景随情异”。

      二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是悲凉,还是清新?(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清、静、悲凉。比较接近于第一首诗。

      三、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一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三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四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六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七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八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九问: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一问: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二问: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 样在结构上就形

      成了前后呼应。

      三问: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问: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六、能力迁移训练

      练习: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具体做法:

      当堂做。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郁达夫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