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目录导航
[编号: ]《老人与树》文章主旨提炼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解析/梳理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福建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分类: 初中竞赛
上传用户: 家教网2021124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1-24 10:38:11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老人与树

①老人躺在乡卫生院的病床上。床头立了个架子,架子上吊了个瓶子。老人望着那瓶里的水通过一根橡皮管,正在一滴一滴流进自己的血管里。

②医生说:挂了水,烧便会退掉;烧退了,病自然也就会好的。老人将信将疑,瞥了医生一眼,一副来去无牵挂的样子。

③老人的老伴走得早了点,但儿子、媳妇还算孝顺,孙子聪明、乖巧,特让他欢欣。后来,儿子、儿媳去城里打工了,老人开始觉着家里有点儿冷清了。不过,还有孙子呢。后来,孙子长大了,上学了,也不再缠他了。再后来,孙子考上大学,也进城去了。老人心里牵挂,但并不埋怨孙子。再说,还有门前那棵老榆树呢。

④这棵老榆树有多老,老人也不清楚。只是树干上长满了老疙瘩,树冠覆盖好大一片地。春天里,满树是一串串的榆树花,那淡淡的清香,满村都能闻得着。

⑤孙子走后,老人去看老榆树的次数明显地多了起来。这棵老榆树可算得上是山里的奇迹、村里的宝贝了。几十年来,父母走了,老伴走了,村上的老人也一个个都走了。比自己老的,又比较熟悉的,也就是这棵老榆树了。儿子、媳妇,特别是孙子,离家去城里以后,老人的魂就好像拴在这棵老榆树上了。

⑥可是,谁会想到,老榆树竟然也离开他,进了城。

⑦那天,开来一辆大吊车,把老榆树连根挖起,拖到城里去了。老人忍不住冲着挖树的人责问:这树碍着你们啥事啦,大老远跑来动它?一个中年人向老人作了解释,市里要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正在突击购树、栽树。还说,这棵树市里可是花了大价钱的,村里准备用这笔钱为村民打一口水井,今后,再也不必跑好几里山路去挑水了。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啊!

⑧老人无言以对。

⑨一般来说,想通了的事,老人便会释然。可这次不知怎的,道理似乎明白了,可心里老是憋屈得慌。自从老榆树被拖走后,老人像掉了魂似的,丢三落四,恍恍惚惚,竟不知这几个月是怎么过来的。

⑩春天又来了,老榆树又该冒出新芽了,无须多久,那盛开的榆树花又要串串挂挂,满树摇曳了。老人下了决心,无论如何,得进城去看看那棵老榆树。

?老人还是好多年前去过城里,这次一看,城里的变化委实让他吃惊不小。市中心新建了一个好大的广场,广场四周是一个环形的林带,全是新栽的树木。他一棵棵看过去,多是银杏、香樟等名贵树木,只是不见他的老榆树。他仔细寻了一遍,仍然不见踪影。他鼓起勇气问正在给树浇水的园工:可有榆树?那人指指不远处一个角落,不屑地回道:那儿好像有棵榆木疙瘩。老人瞪了那人一眼,径自朝广场边上走去。

?没多远,老人一眼就认出那疙瘩累累的老榆树,不觉加快步伐赶了过去。待到跟前时,老人不禁愣住了:那庞大的树冠没了,树干上面那繁密而舒展的枝杈被截得七零八落,参差不齐。最让他诧异的是,老榆树的树干上还吊着两个水袋子——城里人正在给树挂水。

?老人面对着老榆树,坐了好一阵,然后起身,上上下下又把老榆树打量了一番,还拍了拍那疙瘩累累的树干,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便离开了。

?折回的途中,忍不住问那个园工:小师傅,这树干吗要挂水呢?园工解释道:挂水是救它的命呀!他还指着老榆树,叹了口气:这么老的树,突击搬动移栽,要遭一劫了!老人不再言语,脚步明显地沉重起来。老人回家后不吃不喝,倒头睡了三天。被人送到乡卫生院。

?老人躺在病床上,床头立了个架子,架子上吊了个瓶子。当瓶子里的水就要滴完的时候,医生又进来了。老人一改原来那副无所谓的样子,郑重地问医生:大夫,这挂水,真的就那么顶用吗?老人态度的转变令医生甚为惊奇,但他只是笑笑说:当然。老人脱口又问道:那么,树呢?

?“树?医生怔怔地望着老人,一头雾水。

(作者孙家正,文章有删改)

238.梳理文章情节,仿照例子填空。

望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9.对移栽老榆树这件事,中年人和老人的评价或感受各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移栽老榆树这件事的态度和理由。

240.第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4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老人孤独无助,即使在生病时也无人照顾,作者借此批判了当前社会中那些不仁不孝的子女,意在唤醒全社会的关注。

B.文中追述老榆树的历史与曾经对村里人的贡献的内容语言平实自然,然而在朴实无华中却确蕴含了老人对老榆树无比深厚的情感。

C.在写作中,文章以老人挂水;接着写老人的家庭生活变化作为;再写老榆树进城,那是;最后老人进城、老人见到挂水的老榆树,回家发烧住医院挂水作结,这是。可谓起、承、转、合,天衣无缝。

D.老人从城里公园的角落里发现老榆树到返回家里躺在卫生院的病床上,他的心理情感的变化依次是:惊讶,诧异——伤心,忧虑——最后重燃希望。

242.第段描写了老人想象中老榆树生机勃勃的景象,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24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老人的形象。

 

【答案】

238    挖树    看树或找树    念树   

239    示例:对移栽老榆树,中年人认为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儿;老人想不通(不理解),感到憋屈。我认为移栽老榆树不是好事。因为原本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老榆树移栽后变得七零八落濒临死亡,这是对老树的伤害;同时这棵树是老人的魂,是老人情感的寄托,移栽何尝不是对老人情感的伤害。   

240    结构上:引起下文,为下文写老树和老人输液的原因做铺垫,首尾呼应。内容上: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想一探究竟老人发生了什么。   

241    A   

242    既与上文第段对老榆树的描写形成照应,也与下文第?段对老榆树凄惨景象的描写形成对比。表达了老人对老榆树的牵挂思念的情感。   

243    关爱家人(疼爱儿孙),通情达理,沉默少言,内心孤寂。   

【解析】

238.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文章段写老人去看树。段写挖树。段写老人进城看树。?段写老人依然惦记着树。

23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提取。第一问不难找到对应的句子,中年人一个中年人向老人作了解释,市里要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正在突击购树、栽树。还说,这棵树市里可是花了大价钱的,村里准备用这笔钱为村民打一口水井,今后,再也不必跑好几里山路去挑水了。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啊!老人心里老是憋屈得慌。加以概括即可。

第二问,本题要从否定移栽老榆树的行为角度来考虑。主要有四个方面:对老树的伤害对老人情感的伤害并没有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批判一些官员为了政绩急功近利违背规律的做法。如,我认为移栽老榆树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花重金移栽的老榆树,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长势凄惨,并没有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240.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回答。开头在文中的作用:结构:点题、引出下文、总领全文、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第一段:老人躺在病床上,床头立了个架子,架子上吊了个瓶子等文字用在开头,内容上有悬念的作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则引起下文,为下文写老树和老人输液的原因做铺垫,同时与文章末尾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床头立了个架子,架子上吊了个瓶子相呼应,首尾圆合。

241.A作者借此批判了当前社会中那些不仁不孝的子女,有误。作者批判了社会上为了创建生态文明城市而伤害老人的事。

242.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仔细阅读第段,描写了老人想象盛开的榆树花又要串串挂挂,满树摇曳了,既照应了上文春天里,满树是一串串的榆树花,那淡淡的清香,满村都能闻得着,又与上文所看到的老榆树七零八落,参差不齐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老人对老榆树的牵挂与思念。

243.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需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表述时要做到与人物的言行、事件结合。从文中的老人孤独无助,即使在生病时也无人照顾表现老人内心孤寂;从儿子、儿媳去城里打工了,老人开始觉着家里有点儿冷清了。不过,还有孙子呢。后,孙子长大了,上学了,也不再缠他了。再后,孙子考上大学,也进城去了。老人心里牵挂,但并不埋怨孙子。表现老人关爱家人、疼爱儿孙。

【点睛】

答段落的作用题目,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重要段落的作用: 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过渡段:承上启下。 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言有意而意无穷,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 其他语段:补充说明,呼应上文,形成对比。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