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快乐
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我刻意设计并且营造一种十分悲怆的气氛,目的是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旧俄国社会穷苦孩子悲惨的命运,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和对沙皇黑暗统治的痛恨。
在课尾时,我满怀伤感地对学生讲述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凡卡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有机会写成的这封信,却是一封无法让爷爷收到的‘死信’,可九岁的凡卡哪里知道这些呀!他依然编织着自己最美丽的梦。这个结局似喜实悲,暗示凡卡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的失望,凡卡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下去……”我从孩子们脸上凝重的表情中享受到了一种成功的愉悦,心里暗暗为自己的“煽情艺术”叫绝,此时我又趁热打铁说:“今天的作业就以《凡卡寄信以后》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下课铃响后,我拿着课本,迈着最轻快的步子回到办公室,期待着孩子们的“杰作”,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动于衷了。
当我阅读完学生的习作后,惊异地发现大多数学生虽写出了凡卡盼望亲人的急切心情,却没有写凡卡饱受毒打的痛苦和悲惨死去的场面。相反,他们却着力描述凡卡日后生活的幸福。有的写老板突然良知觉醒,改变了对凡卡的态度;有的写一位有钱的好心人收养了凡卡;有的写凡卡成功逃跑,和爷爷一起过上幸福生活……
面对办公桌上的这摞作文本,我迷惑了,茫然了: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写?这明明不符合事实,是我没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介绍清楚?还是我没把文章分析透彻呢?……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于是作文一本都没改,先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再说吧。
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学生们愤愤不平的情绪,击溃了我所有的假设。课堂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平静,孩子们争着表白自己的心声——
咱们班最有爱心的李露露最先发言:“凡卡够可怜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他一点点生存的希望?老师,你真残忍,人家契诃夫就不忍心看着他死,所以文章才嘎然而止,你却要借我们的笔让他死。”我哑然了,原来她是这么理解作者意图的,我备课时可从来没这样想过。
腼腆的高阳说:“要是凡卡还活在我们身边,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棉衣、皮鞋、面包给他寄去,希望他能像我们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黄子涵没容高阳说完就抢着说:“还有我的动画碟片和游戏机。”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他不好意思地又坐下了。……
咱们班的班长见同学们情绪稍微平静时,接过话茬,无限感慨地说:“要是快乐也能克隆,那该多好啊!”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不知道这掌声是送给班长的,还是送给凡卡的。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灵里储存的就是阳光,原来孩子们在用自己的“仁爱”给绝望的凡卡找一个生命的出口。为什么要用我的成熟来禁锢他们的童真呢?为什么要用我的评判来折断他们想象的翅膀呢?
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
257.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字数在15字以内)。
258.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 下课铃响后,我拿着课本,迈着最轻快的步子回到办公室,期待着孩子们的“杰作”,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动于衷了。
259.根据提示品析下面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1)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注意修辞手法)
(2)李露露最先发言:“凡卡够可怜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他一点点生存的希望?老师,你真残忍,人家契诃夫就不忍心看着他死,所以文章才嘎然而止,你却要借我们的笔让他死。”(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赏析)
260.读完全文后,你对题目“克隆快乐”的含义有了哪些认识?
261.作文讲评课上完了,“我”作为孩子们的老师对这节课要有一个结束语。请你代替老师拟写,不超过60个字。
【答案】
257. 孩子们的作文出乎“我”的意料 孩子们在作文课上表达不凡的心声
258. 杰作是指我非常满意的学生作文,要表现凡卡盼望亲人的急切心情、遭受毒打的痛苦表情和悲惨死去的场面。
259. (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的表现出 “我”看到学生作文时产生了很多自己难以解释的疑惑,又渴望找到答案。
(2)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李露对凡卡结局的不赞同,表明李露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突出了孩子美丽的心灵。
260. 孩子们希望和苦难中的凡卡共享自己的快乐,使他不再痛苦。
261. 示例:同学们,你们的解读富有创意,作文和发言表明你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们温暖了凡卡,更感动了老师,我为你们骄傲和自豪!
【解析】
257.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脉络。本文讲述了“′我′教学《凡卡》一课后布置学生写小作文”,从这件事上我感受到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同时警醒人们“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然后结合提示填空即可。第一空结合“面对办公桌上的这摞作文本,我迷惑了,茫然了: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写?这明明不符合事实,是我没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介绍清楚?还是我没把文章分析透彻呢?……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于是作文一本都没改,先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再说吧。”得出:孩子们的作文出乎“我”的意料。第二空结合“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学生们愤愤不平的情绪,击溃了我所有的假设。课堂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平静,孩子们争着表白自己的心声”得出:孩子们在作文课上表达不凡的心声。
258.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杰作”是指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这里指我非常满意的学生作文,要表现凡卡盼望亲人的急切心情、遭受毒打的痛苦表情和悲惨死去的场面。
259.(1)首先结合语境指出修辞方法,然后结合修辞方法的作用写出表达效果和表达的情感。结合“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一串串疑问”比喻成“一张张底片”,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我”看到学生作文时产生了很多自己难以解释的疑惑,又渴望找到答案。(2)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凡卡够可怜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他一点点生存的希望?老师,你真残忍,人家契诃夫就不忍心看着他死,所以文章才嘎然而止,你却要借我们的笔让他死。”运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李露对凡卡结局的不赞同,表明李露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突出了孩子美丽的心灵。
260.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双关含义,概括出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即可。本题“克隆快乐”,寄寓孩子们纯洁善良、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他们希望和苦难中的凡卡共享自己的快乐。
261.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要结合对“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的理解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雪上的舞蹈
魏永贵
①那个下午美惠一直趴在窗前,她的眼睛一刻不停地看着窗外的风景。
②然而现在窗外的风景十分单调,天地一片洁白。其实即使窗外有美丽的景致,现在的美惠也根本无心欣赏。雪越下越大,下得天昏地暗。以前河水一样穿梭往来的车流人流现在似乎也被冻僵了,连影子也没有。
③美惠,别趴在那儿,窗台太凉了,他不会来的。妈妈走到美惠的房间里,提醒说。
④不,他说过一定会来的,说好下午三点准时出现的,现在离三点还有十几分钟呢。美惠头也不回,继续看着窗外。
⑤妈妈轻轻地拍了一下美惠:你这傻孩子,他说三点,可你们约时间的时候没有想到会下这么大的雪呀。今天连公交车出租车也停了,他能飞来啊?
⑥美惠调皮一笑:他昨天说过的,就算天上下刀子他也会来。现在是下雪,不是下刀子呢。美惠又把头扭向了窗外。
⑦美惠是在网上和他认识的。美惠平时是很少上网,只是在两周一休的空当妈妈才给她一个小时的上网时间。读高三的美惠过了春节就要向高考冲刺了。跟班上其他同学比,美惠已经够幸运了。
⑧美惠妈妈对美惠的“宽容”是有原因的。因为妈妈对美惠一直怀着歉疚。
⑨美惠三岁的时候在一个下雪天摔了一跤,骨折了,因为复位不好,留下了后遗症。从此,她左腿和右腿的步幅就不能一致,有一点轻度的瘸。而且每到阴雨天,特别是下雪寒冷的时候,左腿的伤处就好像有许多蚂蚁在咬,隐隐地疼。后来大了,上学了,美惠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就慢慢变得沉默寡言了。上了高中以后,爱美的美惠有时候偷偷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哭泣。
⑩美惠讨厌冬天,可她同样害怕夏天。夏天里同学们都穿上五颜六色的连衣裙,亭亭玉立,而她穿上连衣裙,走起路来就有些滑稽,所以只能在房间镜子面前穿。
孤僻自卑的美惠封闭了自己。当她提出想要买一台电脑的时候,妈妈立即同意了。妈妈说,我相信我们聪明美丽的美惠能够把握好自己。美惠笑着说,妈妈,你拐弯抹角的,不就是怕我网恋吗,谁有你想的那么复杂。
美惠给自己取了一个叫“厌雪公主”的网名。在网上冲浪不久,她就和一个叫“雪上飞”的家伙对上了话。
“雪上飞”说,你不是“厌雪”,是厌学吧。
美惠说,不,我的确讨厌雪,是一场雪把我几乎变成了一个身体有缺陷的人。
聪明的美惠回避了“残疾”两个字。
“雪上飞”说,这有什么,身体有缺陷,可以用生命的精彩来弥补。如果因为身体缺陷最终导致思想缺陷,那样的生命才是真正可悲的呢。
美惠马上回敬“雪上飞”:哼,你在背诵谁的哲理散文呢,你怎么能体会我的痛苦。你叫“雪上飞”,你一定喜欢雪吧。
“雪上飞”说,对,我喜欢雪的洁白,雪的博大宽厚包容。我喜欢在飘着雪花的时候翩翩起舞,让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随雪花一起飞舞,所以我给自己取了“雪上飞”这样一个美丽又富有诗意的名字!
“雪上飞”的乐观和风趣,感染了美惠,她感到很快乐。经过几次交流,美惠知道“雪上飞”也是一个高三的学生,住在城市的西区。后来她还知道,在不久前,“雪上飞”还获得了学校组织的冰舞比赛的冠军,那个节目是他自编自演的,名字就叫《雪上飞》。
昨天晚上,他们又在网络上“相遇”了。“舌战”了一番后,美惠说,“雪上飞”,明天让我欣赏欣赏你的获奖作品《雪上飞》吧。美惠只是调侃而已,没想到“雪上飞”一口答应了,好啊,我正想出门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呢,时间、地点,你定!
美惠一下慌了,她只是随口说说,再说,还没有跟妈妈汇报,不能随便决定,而且,最主要的是自己的这个样子,会不会吓跑他?网上不是流行“见光死”吗,真要让他失望了不就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吗?
美惠半天没有回音,“雪上飞”大概看出了她的犹豫,接着说,怎么,“厌雪公主”怕被人拐骗了?你说个地方,你只在窗口看一眼,可以吗?
美惠觉得“雪上飞”的想法很浪漫,而且,也不需要面对面接触,避免了第一次见面的尴尬。于是,他们约定了今天这个“特别”的约会。美惠家对面就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中央有一个雕塑。“雪上飞”说好下午三点整就在雕塑旁边准时出现。下线的时候美惠说,明天可能会有雪呀。“雪上飞”说,你忘了我的名字就叫“雪上飞”呢。
没想到真下雪了,而且还下得这么大。
美惠,三点到了,他不会来了,除非他能飞过来。妈妈又走到美惠房间来了。美惠笑着说,妈妈,你说对了,他的名字就叫“雪上飞”,他还获过冰舞表演冠军呢!
就在美惠和妈妈说话的时候,窗外的大雪中,渐渐出现了一个身影,直接滑到了广场中央的雕塑旁。美惠看见了,妈妈看见了!
妈妈,是他,是他!
美惠激动地喊了起来。
那个身影顶着洁白的雪花,翩翩起舞。那样轻盈、刚毅。纷飞的雪,成了美妙绝伦的舞台背景。
挤在窗口的美惠闪着泪花。
妈妈的眼睛也湿润了。
那个雪中欢快飘逸的舞者,在雪地上划出了一道道优美的生命曲线,用他身下那张轻巧的轮椅!
妈妈的眼睛也湿润了。
那个雪中欢快飘逸的舞者,在雪地上划出了一道道优美的生命曲线,用他身下那张轻巧的轮椅。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262.通读全文,请从“约会”的对象、方式及结果的角度简要概括它特别在哪里。
于是,他们约定了今天这个“特别”的约会。
263.联系全文,请你谈谈对“雪”这一意象的理解。
264.“折叠与跳移”是小说常见的艺术手段,请根据“知识卡片”相关内容,结合文本,谈谈运用这两种艺术手段的好处。
(知识卡片)所谓折叠是说情节从事件的中间切入,而被切掉的事件的起因、发展等有关细节与后面的情节链有因果联系,它们被巧妙地、天衣无缝地插入主干情节中,好像被折叠进了小说的情节主体里。这种情节模型主干突出、事件集中而叙述丰满。所谓跳移,是指情节在联接和运行的过程中,某一个重要的情节环节挪移出来放到情节结尾时才快速补出。当重要的情节环节被挪移时形成情节空白,产生了吸引读者注意和思索的情节悬念;当重要的情节环节移置到结尾快速补出时,情节的悬念释消了,读者产生一种阅读震惊和阅读快感。
【答案】
262. “约会”的双方是两位身有残疾的高三学生;“约会”的方式很特别,双方并未会面,只是女生通过自家窗口看男生“冰雪上的舞蹈”;“约会”的结果是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用他的乐观开朗的心胸,感动并带动了另一个残疾人。
263. “雪”这一意象贯穿全文。首先,美惠因雪致残,性格自卑孤僻,她给自己取网名“厌雪公主”,暗示她的自我封闭,而雪给人的感觉是寒冷的,所以雪象征着人生的磨难和挫折;而“雪上飞”却“喜欢在飘着雪花的时候翩翩起舞”,在他看来雪是洁白的,是博大宽厚的,这正是“雪上飞”的性格写照;最终,“雪上飞”用他的雪上舞蹈感染了美惠,这时的雪,更是衬托出了舞者刚毅的性格,笑对人生的视野,以及用他的生命之火点燃另一个人的生命之火的感人形象。
264. 示例一:文本第⑦-⑩段交代美惠上网冲浪的原因:三岁时在下雪天摔了一跤骨折了,由于复位不好造成左腿微瘸,这也是美惠孤僻自卑性格的成因。妈妈为了弥补对美惠的亏欠允许她两周上网一小时。而?-段是情节的发展:美惠在网上认识了“雪上飞”,被他的乐观风趣感染,得知他也是高三学生,并且获得过冰舞比赛冠军。两人约定,在“今天”下午3点,美惠通过自家窗口欣赏“雪上飞”的舞蹈。这些内容被折叠进了小说的情节主体里,使结构紧凑,情节集中,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让读者感受到美惠的自卑、封闭以及“雪上飞”的开朗、乐观、幽默。而第段最后一句话“用他身下那张轻巧的轮椅”就是运用情节的“跳移”,在最后揭示谜底——“雪上飞”原来也是个坐轮椅的残疾人,使读者瞬间被感动,然后重新回望“发展细节”,重新认识作为一个残疾人“雪上飞”的人品和胸怀,感受到那个乐观开朗、“带着微笑看生活”的神态,已超越了一般的人和一般的生活意义。
示例二:故事从中间切入:美惠一个下午都趴在窗台上等候网友“雪上飞”;然后折叠进美惠焦灼、忐忑的前因后果:她因年少时在雪地上摔跤留下了后遗症,生活有些自卑、封闭;高三时她在网上结识住在城西的高三男生“雪上飞”;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雪上飞”的开朗、乐观、幽默,感染了“她”,改变了“她”;“雪上飞”在冰舞大赛中获得冠军后提出要和美惠见面,并让美惠指定地点,远远地看他一眼就行;经过犹豫、掂量、等待,“雪上飞”终于在大雪中来到,然而“雪上飞”却是坐着轮椅表演了一个美丽浪漫的冰舞。高潮细节的最后一句话,剧中人和读者此刻才知晓:“雪上飞”原来也是个坐轮椅的残疾人。这个“折叠+跳移”故事的完成,使情节集中,结构紧凑,更能使读者重新回望“发展细节”,重新认识作为一个残疾人“雪上飞”的人品、胸怀和情绪、情感。
【解析】
262.仔细阅读文章,根据题干中“特别”一词理解“约会”的过程。从约会的人物来看,“特别”在双方是两位身有残疾的高三学生;从“约会”方式看也很特别,双方并未会面,只是女生通过自家窗口看男生冰雪上的舞蹈;从“约会”的结果看,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用他的乐观豁达生活态度感动并鼓舞了另一个残疾人。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63.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研读文章可见,“雪”贯穿全文始终:美惠因雪致残,性格自卑孤僻,她给自己取网名“厌雪公主”,雪象征着人生的磨难和挫折;在“雪上飞”看来,雪却是洁白、博大的,反映了他刚毅乐观的性格;“雪上飞”用他的雪上舞蹈感染了美惠,用他的生命之火感染了另外一个残疾人。据此分析可以得出,“雪”贯穿全文,烘托人物的形象。
264.仔细阅读小说,理清故事情节,再结合链接中对“折叠与跳移”写作手法的解释进行具体分析作答即可。小说中的美惠一个下午都趴在窗台上等候网友“雪上飞”,然后交代美惠焦灼、忐忑的前因后果,这一部分属于“折叠式故事情节”。小说最后一句话才揭晓:“雪上飞”原来也是个坐轮椅的残疾人。这样巧妙地安排,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