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示例5
矣
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为“了”,有的可不译。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呜呼,烈矣!(《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
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壁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
“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悦,为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与(欤)
“与”可作动词。译为“给予”、“授予”、“结交”、“亲附”、“对付”、“参与”等。
“与”作文言虚词,主要有下面几种用法:
1.作连词。相当于“和”、“跟”、“同”。如:
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
2.助词。通常写作“欤”。
(一)助疑问语气,用法大致和“乎”相同,但语气比较委婉,如: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选择问)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疑问中有推测)
(二)助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如:
其可怪也欤!(《师说》)
3.“孰与”连用,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如: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奉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