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来源:干旱内陆,施工工地 动力:盛行风 影响地区:下风向地区
形成原因 自然 ①气候干旱 ②植被稀少 ③地表疏松
人为 ①滥垦滥伐 ②过度放牧 ③违章施工 ㈣过度开采
治理措施:①退耕还草、林 ②合理放牧 ③文明施工 ④植树种草
第五节 南方低山丘陵的整治与开发
1、背景:
⑴回归带上的绿洲:
位置范围:在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地区。
区位优势:与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相比具有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开发潜力巨大。
人地关系: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
⑵资源优势与问题:
气候资源:优-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且配合好 缺-春季低温阴雨,盛夏干热少雨
生物资源:优-品种多,更新快 缺-资源优势没有发挥:品种单一,经营粗放
土地资源:优-多种经营,分层布局
缺-生态脆弱,易产生生态问题,地表切割,地形复杂
土壤是红壤其特点是:瘦——有机质少、肥力低;酸;粘(土质粘重)。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
水资源:优-丰富,利于水电、农业 缺-地形多样,开发难度大
2、农业面临的问题: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 a人多地少,毁林开荒 b能源短缺,砍林取薪
对经济发展影响:措施 推广生活用煤、炉灶技术革新、推广使用沼气、营造薪炭林
3、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调整山区农业结构
⑴走立体农业之路: 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
⑵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山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第六节 东北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
1、土地资源
优势:①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占全国1/5;人均面积大,是全国2倍;每个劳力负担面积是全国5倍;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②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黑土、黑钙土土地生产力水平高)
问题:①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原因:过度开垦黑土,破坏自然环境;降水集中,多暴雨
措施: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肥化物、牧草;秸秆还田(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培肥的最有效措施)
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造林
②湿地破坏—沼泽地 禁止开垦,保护湿地
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生产潜力大,此处地势平坦
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开发沼泽,要注意有计划地保护沼泽,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沼泽作用(蓄水池,水源地;调节气候,保护环境;丹顶鹤,天鹅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