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 ( )
A.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
B.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
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晴时、仰观
D.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
答案:A
解析:假日经济,旅游活动为今年的热点,只要同学们能抓住四幅图分别是酷似地貌造型、高山云海、山水组合和瀑布,就能把握观赏的时间和角度仰俯的选择。
图2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问题。
图2
118.(2004天津卷)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古长城遗迹
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草方格沙障
答案:A
解析:只要学生能看出该地为河西走廊,而且熟识教材(选修二册)斑点状荒漠化圈分布地区: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等地,即可选出答案。
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图4),完成119~121题。

图4
119.(2004天津卷)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 )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答案:A
解析:综合分析四国两个要素,人均GDP越多,城市化水平越高,两者呈正相关。但影响程度不同,如日本80年代人均GDP增长很快,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却很慢,而70年代前则不是这样。
120.(2004天津卷)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 )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德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曲线的斜率,日本增长的速度是最快的。
121.(2004天津卷)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 ( )
A.发展水平较高 B.应加快发展
C.发展速度最快 D.应限制发展
答案:B
解析:我国的人均GDP90年代后增长较快,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却很低,应加快发展。
读图3回答122—124题。
122.(2004全国卷Ⅲ)20世纪下半叶,该国乡村人口的比重 ( )
A.大幅提高 B.持续提高 C.大幅下降 D.持续下降
答案:C
解析:注意审题“乡村人口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