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C )
A.某家庭从村东搬到村西 B.国庆节期间的旅游、观光
C.大学生毕业后响应号召去西部就业
D.高中毕业生考取高等院校
66. .“四合院”是北京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北京人的居住、生活、心理特点
B.它是全国地域文化的代表
C.“四合院”反映不出家族集聚的特点
D.“四合院”是行政因素作用的结果
67.对环境承载力的估计正确的是( C )
A.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环境承载力的不确定性
B.在假定条件下,可对环境承载力进行绝对量的估计
C.在实际中,通常用一个地区的粮食生产来估算它的环境承载力
D.假定条件不同,估计方法不同,环境承载力的估计结果大致相同
68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受到哪两个因素的( B
)
①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②人口的出生率 ③人口的死亡率 ④人口迁移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69.有关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地区间生存环境有很大的差别
B、人口的大量迁移必然使迁入区的生态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C、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使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小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
70.我国人口与某些资源之间的矛盾表现在( B )
①目前,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的1/5
②耕地总面积和人均可耕地面积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
③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已达极限
④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有些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枯竭现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7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地域文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B.地域文化是人类活动创造的产物
C.地域文化是某一地域永远稳定的产物
D.地域文化是区域内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72.下列不属于城市化的是( D )
A.北京市向外扩展的过程中,许多农村居民户口变为城市居民户口
B.由于济南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打工者越来越多,造成人口规模不断加大
C.上海市的发展过程中,新建了许多卫星城
D.北京市的一位市民到济南创业,开公司
73.下列不属于世界大城市带的是( D )
A.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B.北美五大湖区城市带
C.欧洲西部城市带 D.北美西部城市带
74.从世界城市化进程和特点来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试分析客观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且教育文化水平低,不利于城市化
B.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不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
C.我国大城市太少,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D.我国城市化水平合适,有利于城市的郊区化
75.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谷地在城市建筑风格、宗教、民俗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说明( B )
A.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时代
B.地域文化的形成受一定的地理条件影响
C.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地点
D.地域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同之处
76.天安门广场在北京城市结构中,属于( A )
A.文化区 B.行政中心区 C.混合功能
D.中心商务区
77.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C )
A.城市人口比重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地域规模 D.城市经济增长速度
78.下列关于城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城市结构是不会变化的
B.每一个城市都有明显的城市结构
C.城市结构的形成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D.城市功能的分化带动了城市结构的形态分异
79.下列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B.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辐射的范围就越大
C.城市规模不大,说明其服务功能不强
D.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
80.有关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我国的大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B.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是市民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C.逆城市化是城市向心力作用的结果
D.逆城市化对大城市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