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问该地城市化水平(
)。
A.大幅度提高 B.略自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我国已加入WT0,预计粮棉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而花卉、园艺业则有较大的优势。据此回答l6~17题。
16.导致英国、丹麦两国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光、热不足,产量较低 B.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
C.国土狭小,土地价格高 D.投资多,能耗大
17.面对“人世”的挑战,为防止类似北美小麦向英、丹倾销的现象在我国出现,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效益
D.借鉴英、丹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以应对国外粮棉倾销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回答l8~19题。
18.“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溶蚀作用
19.“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下表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读表完成20~21题。
时间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
1 560
|
2 100
|
2 460
|
20.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21.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下图为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读图完成22~24题。
22.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 ‘
A.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 C.意大利新工业区 D.长江三角洲
23.20世纪80年代,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侨乡 B.政策 C.交通 D.劳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