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页——>>资源平台——>>地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云南页面)
地理 初中同步 中考 高中同步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考 学科竞赛 自主招生 其他
[编号: ]季节性环境问题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课时练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云南
所属阶段: 一轮基础复习
年级: 高三
学科: 地理
资料版本: 人教普通版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5-20 17:42:26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构建知识体系,强化知识迁移,搞好二轮复习

  二轮复习是建立在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是实现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目标是重组知识、训练技能、查漏补缺、完善体系,重点是针对一轮复习中的不足,构建应用性知识体系,并针对《考试大纲》要求和高考题型重点复习,实现知识迁移应用,达到高效复习备考的目的。

一、二轮复习策略

二轮复习应以一轮复习中暴露的主要问题为重点,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对主干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加强方法总结,进一步突出空间思维、综合思维、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地理思维和思想的训练,培养用“地理眼光”看问题的意识,用地理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同时还要加强地理信息获取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训练。

1)宏观策略:内容整合,专题归类,试题整编,题型归纳,思维建模。

2)微观策略:以题带法,解法建模,题型建模,联系迁移,举一反三。

3)教材处理策略: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把握基本原理,做到活学活用;把握重点难点,做到真正理解。

4)自然地理复习策略:①理解原理,强化迁移;②构建知识体系,把握逻辑与规律;③通解通法,多题归一,以不变应万变,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人文地理复习策略:根据教材案例,提取地理事物的共性,依据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规律,建立答题线索,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6)区域地理复习策略: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区域地理复习重点:①区域地理位置的认定;②区域地理事象特征的描述;③区域地理事象形成原因的分析;④区域地理事象变化规律的分析;⑤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的概括。

7)归纳总结策略:①整理知识系统,即对知识的层次、脉络、体系要整理清楚,列出知识系统表;②总结规律,即对知识中的运动规律、分布规律、变化规律等进行总结;③分析知识联系,即分析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多向联系,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等;④概括知识结构,即概括各局部知识的组成要素,分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列出结构式或关系式;⑤比较知识异同,即比较知识间的相同、相异、相反、相似之处,要设计比较项目,列出比较表格,对知识进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中心内容比较、综合比较等;⑥归纳特征,即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归纳,掌握地理事物区别于其他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

8)突破提升策略:①回归课本,在知识系统化方面取得新突破;②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在调动和运用知识方面取得突破;③案例典型化,构建思维线索,在知识迁移方面取得突破;④方法系统化,在解题思路方面取得突破;⑤在整理知识过程中查漏补缺,在加工知识过程中加深理解,在重组知识过程中明确系统结构,在应用知识过程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二、构建知识体系

二轮复习建立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即建立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已基本形成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重组,在重组中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能力。

1.自己动手整理知识体系

  经过一轮比较细致、全面的复习,基础知识得到了较大的充实,但没有经过系统的分类整理,要用的知识在短时间内却调不出来。要解决这种问题,可先从章题或节题入手,逐渐细化知识点,认真思考本章或本节为什么包含这些知识,把能够准确反映知识间关系的内容用尽可能简短的语句概括出来,并自己绘制知识体系图,这种知识体系能够将知识间的横向、纵向和隐性联系较为科学地挖掘出来。经常进行上述工作有助于梳理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在考试中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能够准确快捷地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

2.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包含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物质运动、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及人文地理的四大区位理论(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学科主干知识体系的构建,先要回归教材,从课本目录中提取主干知识,形成章节主干,将主干知识联系起来,然后把地理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与认知规律结合起来,构建合理的地理认知结构。例如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地球运动规律)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大气运动规律)。建议把地理教材内容概括为四大系统:①地理运动系统,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表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②人地关系系统,包括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区域发展问题;③区域地理系统,包括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④地理图表系统,包括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等。

  3.按照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整理知识体系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体系包括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气温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与分布、世界降水的分布、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洋流的分布规律、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等。例如,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①判读南北半球;②判读海陆分布;③根据凸向判读季节;④判读洋流流向、性质;⑤根据等温线判读地形特点等。具体应用:①等温线大体沿东西(纬线)方向延伸,数值沿南北方向变化——太阳辐射是主要影响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②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洋流是主要影响因素;③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④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纬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单一;⑤等温线弯曲——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等温线向低纬(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⑥等值线闭合表明该处为局部温暖中心或低温中心(“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中心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中心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

4.按照季节整理知识体系〖HT

地理事象往往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特别是自然地理现象,其时间变化特征更为明显。因此复习时,可以时间为线索将相关地理事象整合在一起。例如,可以沿着季节更替这一重要线索,将地球运动、大气环境、陆地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工农业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主干知识联系起来。季节更替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主要包括四季的形成、不同季节等温线图的判读、季风环流的形成、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水文特征的季节变化、外力作用强弱的季节变化、不同季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环境问题等。

5.按照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建立知识体系

因果联系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联系起来,既有自然地理事物之间、人文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有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因果联系的“知识串”能使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一目了然。

例如,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因果联系: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均—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气候类型分布—自然植被分布—自然带的分布—土地利用的不同类型—农业发展的不同类型—农作物的分布。

又如,气候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地形、气候与农业生产布局之间的关系,工业分布与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等。再如复习西亚和北非,有两条主线:①纬度位置→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候特点(高温干旱)→农业生产特点→出口物资;②自然资源(石油)→石油生产→石油运输线路→与石油有关的工业部门。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